人民網>>台灣頻道
人民網>>台灣頻道>>正文

《聶隱娘》算不算“惜敗”?

2015年05月26日14:42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戛納電影節·獎項】

  編者按 戛納電影節將最佳影片金棕櫚獎頒給雅克·歐迪亞《流浪的迪潘》,讓許多人感慨“侯孝賢的《聶隱娘》真遺憾”。這屆入圍名單中,拉斯洛·杰萊斯的《索爾之子》,保羅·索倫蒂諾的《年輕氣盛》,《聶隱娘》都被認為是沖擊金棕櫚的大熱之選。

  戛納有“嫡系”傳統

  對於侯孝賢來說,七次入圍戛納是絕對的實力,但拿不拿金棕櫚,更多是運氣。

  侯孝賢的“一步之遙”看似可惜,實不意外,戛納的口味年年在那擺著,保守的時候大大方方給紀實性風格的作品,包括達內兄弟、克裡斯蒂安·蒙吉、阿布戴·柯西胥都是受益者﹔激進的時候,他們更看重那些劍走偏鋒、傾向自然主義的作者,就像阿彼察邦和河瀨直美。《聶隱娘》則很尷尬,它是古裝,金碧輝煌,桃花源版地寫意,但在歐洲人眼裡,它像一個庄重的costume drama(古裝劇)。

  所以,除非評審團主席是李安,或者山田洋次,否則侯孝賢拿金棕櫚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這個很好理解,如果你參加過國內電影節的選片或評審工作,即便面對國外那些宗教、戰爭題材而感到不明覺厲的時候,也不敢貿然打一個高分。

  那麼雅克·歐迪亞的《流浪的迪潘》拿到金棕櫚算是“爆冷”嗎?打出這樣的標題,媒體有點開玩笑了,前任戛納影展主席吉爾·雅各布曾經在答記者問時說過:“法國現在最優秀的電影作者,就是雅克·歐迪亞和加斯帕·諾”。后者正是著名的《不可撤銷》和《遁入虛無》的導演。

  雅克·歐迪亞1996年第一次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從2005年的《我心遺忘的節奏》開始,他一直保持著極高的創作水准,《預言者》更在2009年拿下戛納評審團大獎。從戛納發回的評價來看,《流浪的迪潘》和他過往的作品一樣,劇本扎實、懸念出眾,有黑色氣質,又是社會寫實片,聚焦邊緣人群,充滿了人性思考。

  總體而言,雅克·歐迪亞還是相對符合戛納的審美,以及評審團專家們的口味,即使他的電影和主席科恩兄弟相比,少一點反諷和黑色幽默,但這沒有任何障礙。24年之前,羅曼·波蘭斯基親手把金棕櫚給了風格與自己相近的《巴頓·芬克》,24年之后,作為當年寵兒的科恩兄弟又把這個大獎給了氣質和自己作品有所相近的《流浪的迪潘》,時光輪轉,這就是運氣。

  《聶隱娘》雖然錯過了金棕櫚,但它可能會是很多人心中的金棕櫚,這是一種態度、一種目光,對電影純粹的愛以及在種種困難中的自由創造,它的價值也隻能在日后的不斷解讀中為人知曉。

  內地導演賈樟柯此行顆粒無收之余,面臨更大尷尬。賈科長屬於被慣壞了的導演,他在一個營養不良的時期被推上輿論的巔峰,所以當他自身的閱歷、感悟、思索跟不上表達的時候,他的電影就散出一種永遠也消除不了的地攤味兒。 □Robin(影評人)

  中國美學已獲西方認可

  事實上,一部毫無意識形態色彩的、改編自中國唐傳奇的古裝影片,如果以“競賽”的視角來看,若僅次於法國本土導演、愷撒獎常勝將軍雅克·歐迪亞的更具社會與政治色彩的影片,已經是一個巨大的勝利,一次電影藝術的凱旋。侯孝賢也有語:“能得‘導演獎’已經算他們(評審團)很有能力了。”

  事實上,面對侯孝賢八年之后攜片歸來,法國各大主要媒體在影片放映前即表現出高度期待,而在放映后,更對影片的藝術成就表現出高度一致的驚嘆和肯定,重現了彼時黑澤明、伯格曼、塔科夫斯基在戛納參展時的評論盛況。

  法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世界報》,大報《解放報》、著名電影文化周刊《三色》、法國廣播電台文化台,甚而以保守著稱的全國性報紙《十字架報》都動用罕見篇幅文字,並配以大幅劇照或舒淇本人特寫。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不再滿足於在其熟悉的影像語境中找尋可以相對呼應的參照。如《解放報》就將該片影像建構與意大利文藝復興畫家烏切諾《聖羅馬諾戰役》的繪畫空間相論比,指出兩者都是於靜止中營造出劍拔弩張的隱性張力。《世界報》的影評提到影片所建構的宏大場景所具有的內斂特性:它並非指向一種炫目的瑰麗,不是為了滿足觀者對於卓絕的想象,而是向往一種平淡,並逐漸潛入更深的內在體驗。

  此外,所有評論都無一例外地提到影片的中景、大場景、超大場景,以及靜止長鏡頭的使用,並就此引用來自中國傳統美學理論的分析。可以說,法國影評人在如何分析侯孝賢作品上做足了功課。其中以《電影筆記》前總編讓·米歇爾·付東的分析最具新意,也許也最切中要義。他指出,該片正如侯孝賢之前在影像領域的所有嘗試,是一種自然與超驗的融合。

  法國電影理論界對於亞洲電影,以中、日、韓三國為最,都有成系統的理論研究,加之本身具有西方電影理論的強大依據,因而較之一種文化自身的獨白,更容易在異質文化的對話中認識對方和自我。此次戛納影展對於侯孝賢《聶隱娘》的褒獎,讓我們看到中國純美學高度影片已經開始為西方主流電影體系所認可,西方影評人和影展評審團開始從建構了中國電影的中國美學理論中尋找解讀鑰匙。他們不再滿足於那些對於中國社會進行直接而簡化描繪的圖像,而是希望能夠從更本質的層面上理解這個來自全然不同思想體系的世界,並與之展開對話。

  如果評審團沒有給予侯孝賢導演大獎,沒有來自西方影評圈的高度認可,同樣一部影片是否繼續為我們認為是“艱澀沉悶”“看不懂”的,並可能被觀眾和票房遺棄。這才是遺憾的。 □高楓楓(旅法電影學者)

分享到:
(責編:何曉源(實習生)、劉潔妍)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