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台灣頻道
人民網>>台灣頻道>>正文

台“鳳梨博士”在閩開辦觀光工廠 三產結合模式可復制

潘抒捷

2015年11月23日15:12  來源:福建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台“鳳梨博士”在閩開辦觀光工廠 三產結合模式可復制

台“鳳梨博士”在閩開辦觀光工廠三產結合模式可復制

  “鳳梨博士”黃來裕為學生講解鳳梨酥的制作過程。通訊員林曉蕾攝

  從種鳳梨到做鳳梨酥

  今年50多歲的黃來裕出生於台灣的茶果之鄉南投縣,自小就愛與果樹打交道。在所有的水果中,黃來裕尤其偏愛鳳梨,靠著一股子“鑽”勁,他甚至培育出可以直接用手剝皮的鳳梨,也因此得到了一個“鳳梨博士”的雅號。

  “鳳梨博士”親手種植的鳳梨,品質自然不會差。經黃來裕改良的鳳梨品種,香味濃郁、甜酸適口,成為台灣鳳梨酥知名品牌“微熱山丘”的原料。

  在台灣,“微熱山丘”名字叫得很響,一年鳳梨酥的銷售量能達到3000萬個。與“微熱山丘”合作一段時間后,黃來裕有了個想法——做鳳梨酥。

  從種鳳梨到做鳳梨酥,最關鍵的,當然是要掌握鳳梨酥的制作方法。這難不倒黃來裕,有著鑽研精神的他,埋頭研究鳳梨酥制作技巧。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年后他終於掌握了制作鳳梨酥的秘訣。

  技術有了,從哪裡起步呢?近年來,台灣鳳梨酥備受大陸游客尤其是閩南游客的喜愛。然而,在台灣,生產鳳梨酥的廠家很多,已然成為“紅海市場”。面對這種形勢,黃來裕把目光轉向了大陸:“為什麼不到大陸種鳳梨、賣鳳梨酥,讓大家在大陸就能買到、吃到最‘正點’的鳳梨酥呢?”於是,一場砌“金磚”之旅開啟了。

  被滿滿的誠意打動了

  說做就做,今年四五月間,黃來裕到大陸考察,發現除了福建之外,廣西、海南等地也都適宜種植鳳梨。

  對於為什麼會最后選擇廈門,黃來裕說,台灣人與閩南人擁有共通的文化,鳳梨在閩南語中叫“旺來”,這種諧音的美好寓意,不用解釋就能懂,這份同根同源的情感是他選擇在廈門創業的重要原因。事實上,院前社在歷史和現實中都印刻著深深的兩岸情緣。院前社所在的村落是“開台聖王”顏思齊的祖籍地,正對著的是在台灣有500多萬信眾的保生大帝祖廟,而且它也是目前兩岸交流合作最熱絡的地方之一。

  最終,讓黃來裕下定決心的,還有當地年輕人的熱情。

  黃來裕第一次到院前社考察時,看到村庄入口處有一處廢棄的廠房。彼時,他提到,如果最終選擇在這裡創業,可以把廠房改建成鳳梨酥工廠。不久后,黃來裕受大陸朋友邀請,到漳州甄別一種鳳梨的新品種時,順道再到院前社探訪。他驚喜地發現,那個老舊的廠房已經按照他的想法進行了初步的修整與改建。

  做這件事的,是院前社濟生緣合作社。該合作社理事長陳俊雄說,合作社詳細了解過“鳳梨博士”的項目,認為這與村庄的長遠規劃十分吻合,於是拿出了足夠的誠意和效率,希望能夠打動黃來裕。他們的努力得到了認可,雙方很快就合資開辦了鳳梨酥觀光工廠,准備大展拳腳。

  三產結合模式可復制

  院前社的鳳梨酥觀光工廠,呈“前廠后園”的格局。

  走進這座“夢工廠”,左側是觀光工廠的透明化生產車間,大家透過玻璃,可以看到車間工人如何制作鳳梨酥。

  右側則是觀光工廠的DIY體驗區。在體驗區內,游客可以在黃來裕的指導下,學習制作鳳梨酥。烘焙后的成品,既能現場品嘗,也可以帶回家。

  觀光工廠后面,就是鳳梨種植園了。在一個個低矮的圓形小土丘上,黃來裕種植了兩畝多的土鳳梨。在這裡,游客不僅能看到鳳梨的生長情況,還能體驗到田園野趣。

  這是黃來裕的精心設計,他把田地、工廠和門店合為一體,讓游客看到鳳梨酥從原料種植到成品烘焙的整個過程,從而確信產品的質量。與擺放在傳統展櫃的靜態銷售相比,現場互動也更能刺激游客的消費欲望,不僅可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也發展了觀光旅游業。

  “我們的產品,三分之一賣給了在體驗區DIY鳳梨酥的小朋友,三分之一賣給了旅游觀光的游客,三分之一銷售給當地的居民。”黃來裕說,工廠開業幾個月來,每個周末都有很多孩子來“上課”,學習如何制作鳳梨酥。良好的口碑,讓這座“夢工廠”的鳳梨酥供不應求。下一步,黃來裕打算拓展工廠規模,同時改良鳳梨酥品種,嘗試加入其他水果做餡料。

  “合作之初,我們預計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才能實現收支平衡。沒想到,短短幾個月,觀光工廠就走上正軌了。”陳俊雄說,目前,已經有不少商家主動到廈門來,向黃來裕的“夢工廠”取經,希望能把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模式復制回去。(記者潘抒捷 通訊員林曉蕾)

分享到:
(責編:王玥(實習生)、劉潔妍)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