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歲台灣老人給大陸公安局寄鳳梨酥:感謝幫找失散數十年的弟弟
“於局長,尋找富永生事情感謝您的大力幫忙。富齊允上。”
5月20日,海鹽縣委常委、公安局局長於智勇收到了一個來自台灣的包裹,裡面是兩盒台灣特產鳳梨酥,寄件人是遠在海峽另一邊的87歲老人富齊允。
一個多月前,於智勇收到一封求助信:台灣老人富齊允原是海鹽人,20來歲時去了台灣,自此與親人失去聯系。她希望海鹽警方能幫她尋找自己唯一的親弟弟富永生。
民警查了一個多月的資料,終於幫老人找到了弟弟的相關信息。遺憾的是,富永生已於1968年前后去世。
一封來自海峽對岸的信
指明要“公安局長親啟”
“局長鈞鑒:有事相托,尋找於浙江海鹽親弟弟,我的名字叫富齊允(女),生於1929年……”4月14日,於智勇局長收到了一封來自台灣的手寫書信,信中言辭懇切,請求幫忙尋找在大陸唯一的親弟弟富永生。
老人20歲左右離開家鄉去了台灣,這麼多年過去,對家人的記憶十分有限,僅知道是海鹽籍,不清楚居住在海鹽哪個鄉鎮,是否還有其他親屬等情況,對家鄉的地理位置特點、地名沒有明顯印象。
信中寥寥150余字,“富永生、醬園生意、父親富昌其、繼母祝氏”,這是她對家人所有的記憶。
於智勇局長認真閱讀了信,並第一時間批復,囑咐縣局治安大隊盡力幫忙查找。
當天下午,縣治安大隊戶籍專管民警黃文華便開始了這件艱難的查找工作。
連鄉鎮地方志都查了
尋親線索仍然寥寥
年代間隔久遠、尋親對象所在鄉鎮和地址均不明確,查找工作仍然沒有頭緒。信中最有價值的線索是老人父親和弟弟的名字。
黃文華在全縣人口信息系統搜索,沒有找到“富永生”,擴大搜索范圍,搜索其姓名的諧音也一無所獲。
考慮到年代因素,他又從1987年以來全縣辦理居民身份証的底卡中尋找,哪怕把時間整整提前了30年,仍然沒有找到任何有用的線索。
治安大隊隻好向一些老戶籍民警求助,顧惠君就是其中之一。
顧惠君世居海鹽,曾在派出所從事戶籍管理十多年,對海鹽的歷史有一定的了解。她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一是舊時海鹽開醬園,多是大戶人家,這可以向上了年紀的老人打聽﹔二是海鹽的鄉鎮地方志,也會對解放前后本鄉本土的商業經濟情況有些提及﹔三是海鹽的兩個直屬鄉鎮,解放初期就成立了派出所,戶籍資料齊全,可以從中查找。
然而,發動各鄉鎮派出所對這些海量的資料進行查閱后,始終沒有發現有一個叫“富昌其”的人開過醬園。此后,民警又來到縣檔案館,查閱解放前的戶籍資料,也沒有任何線索。
已發黃的戶籍冊中找到線索
可惜老人弟弟已故去多年
一次次的失敗,黃文華和顧惠君並未氣餒。在進行線索梳理時,顧惠君突然想起,曾經看過一本手寫的解放初期的武原鎮的人口戶口冊。而武原鎮,在解放前就以醬園聞名。
在資料室成堆的材料中,兩人找到了那本厚厚的冊子,一頁一頁地仔細查找。
“由於年代久遠,當時資料都是手寫的,因此好多字跡看不清。”顧惠君說。
“媳祝俊英、孫富永生。”翻了一摞戶口冊后,這幾個字跳入了顧惠君的眼帘。同戶的還有富增華(化名)等親屬。仔細翻閱,又在反面發現了“於1951年11月17日遷往上海滬淞公茂醬園”的信息。
“應該就是他了!”顧惠君高興地說。通過查找,民警順利找到了在上海的富增華,她是富永生的隔房侄女,得知富永生已於1968年前后去世。
海鹽警方將這一信息第一時間通知了富齊允。
“我離開家鄉到台灣后,無時無刻不在惦念著弟弟。感謝你們,我這麼多年的牽挂終於了卻了……”電話那頭,富齊允老人動情地說。(田芳美 黃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