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台灣暴雨成災前瞻檢討呼聲起:治水勝輕軌 

2017年06月05日08:59 | 來源:人民網-台灣頻道
小字號

圖片來源:台灣《中國時報》

人民網6月5日電 據台灣《中國時報》報道,梅雨成災,台灣頭淹到台灣尾,藍綠“立委”昨日一致認為,這場水患提醒蔡英文當局應立即重新檢視前瞻基礎建設,民進黨“立委”黃偉哲直言,治水工程沒做好,即使做出高科技、軌道、綠能,大雨一來還是全泡在水裡﹔專業學者更表示,前瞻中的“水環境”項目著重水庫清淤及水源開發,有關防治淹水的工程太少,應重新檢討以“灰色+綠色”的建設來治水。

治水做不好 輕軌照泡不誤

台當局“行政院”推出的前瞻基礎建設計劃,“水環境”8年雖編列2500億元(新台幣,下同)經費,但其中“改善縣市河川及區域排水”僅720億元。黃偉哲質疑,台當局長年在北部投資水利建設,但這次仍有多處淹水,治水成效令人質疑﹔基礎建設不穩固就不會有前瞻,建議從8年720億元調高至1500億元,呼吁應大幅調整前瞻計劃。

成大水土保持生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詹錢登說,此次梅雨重創多個縣市,完全不在前瞻計劃設想的范圍,為了避免再發生類似災害,前瞻計劃的確有必要調整,應編列更多治水經費,以有效解決水患。

短期清淤塞 長期土地重治

詹錢登指出,一場大梅雨就造成各地淹水,短期內如不盡快進行補強,7、8月台風季的威脅更大。他建議,先從前瞻計劃撥出經費,徹底檢視各縣市相關治水工程,清除排水溝及河道淤塞,短期先度過今年台風季。

至於長期治水,詹錢登認為,要從土地合理利用著手,有土石流經過的危險地區不能蓋房子,地方發展的人口密度不宜太高,不該輕易讓綠地或工業用地轉為建地,才是避免水災的治本之道。

台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所教授林鎮洋則提出“灰色+綠色”的治水方法,“灰色”就是下水道、抽水站等水泥基礎建設,“綠色”則是“海綿城市”的概念,鋪透水路面、綠屋頂等,在水災時可吸收積水,減緩災情。

各縣時雨量 重新檢討加強

林鎮洋說,台北市排水設施是根據5年暴雨頻率所設計,可承受78.8毫米的時雨量,但很多縣市連40毫米的時雨量都會造成水患。他認為在前瞻計劃中,應重新檢視各縣市時雨量承受度,加強排水設施。

至於“綠色”建設,林鎮洋說,北科大校園內有許多吸水道路、綠屋頂,在暴雨中吸走10至15%的水量。他建議,讓“灰色和綠色完美結合”,以防治水患。

國民黨團副書記長曾銘宗則表示,水環境的2500億元應該檢討優先順序,過去每年台當局都花數千億治水,先檢討過去的治水成效,或有所疏漏,對於急迫需要大筆經費進行治水的工程,可動用水環境的預算處理。

曾銘宗呼吁前瞻計劃內容應退回重擬,對於最急迫的水電、人才問題優先解決,不具急迫性的軌道建設重新評估可行性。

(責編:劉潔妍、王欲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