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小農市集帶給台灣食客清新感(看台灣)

本報記者  吳亞明  孫立極
2018年03月24日04:5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貨架上的蔬菜水果,都來自小農的供應。
  (資料圖片)

  顧客在新北市三重區的小農市集選擇蔬果。
  (資料圖片)

  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島內的消費者心生不安。小農市集看中這一機會,推出無毒、有機的蔬菜水果,讓消費者直接與果蔬生產者對話互動,買得放心、吃得安心。據台灣農夫市集地圖統計,全台形形色色的小農市集已經超過100個,與此同時,還有社會企業成立網上平台,協助小農與消費者直接接觸。台灣《中國時報》認為,小農市集崛起,翻轉了島內的飲食文化。

  產銷見面重視交流

  位於新北市的林口台地農夫市集,是邱語玲與其丈夫林元郁邀集有相同理念的朋友一起創立的,已經走過8個年頭。每個月的第二周和第四周,這裡就像過節一樣。採買民眾仔細詢問擺攤農人,他賣的蔬果產品是否用農藥、施什麼肥、如何保存,甚至探討如何料理。現場不時有果醋、青醬料理DIY(自己動手做)活動,讓民眾利用有機蔬果,動手制作健康食品。

  邱語玲說,當初因丈夫身體出狀況,兩人決定退出職場,並試著在公公位於林口的自家田地種植蔬果。但種出來的蔬果沒有銷售渠道,隻能透過親朋好友介紹販賣,連兒子同學家人也要努力推銷。

  “如何把產品賣出去,是所有農人的煩惱。”邱語玲說,那個時候林口的農地很多,他們發現許多回鄉務農的青年同樣面臨農產品的銷售問題。輾轉之下,不想加入傳統產銷體系的一群人,決定自己創辦市集,自己的產品自己賣。一開始,他們在公園擺攤,但這明顯違法,在新北市農業局的積極輔導下,最終他們得以進駐南勢的市民活動中心,逐漸成為附近居民採買食材的首選。

  邱語玲說,農人通常隻會種不會賣,加入市集后與消費者接觸,更是難上加難,有時候遇到挑剔的顧客,甚至都會信心受挫,但好的客人也會提供積極的建議。為了擦亮市集招牌,林口台地農夫市集的農人們彼此監督,種植同樣作物的人彼此合作又競爭,還會不定期帶著消費者到產地旅游,直接讓主顧看生產流程。邱語玲說,“市集不只是交易,更重視交流。”

  邱語玲表示,農人全靠市集生活不太可能,他們兩周才擺攤一次,一次隻賣3小時,但市集是很好的宣傳、展示平台,提供農人與顧客認識的機會,不少客人覺得蔬果品質好,以后可透過電話訂購,省去逛市集的時間,更有芽菜小農因此順利打入有機超市通路。

  精心營造和諧氛圍

  花蓮好事集成立於2010年12月,起初由一群具有相同理念的小農組成,他們相信“好人多的地方,總有好事發生”,透過生產者與消費者面對面,建立朋友般的關系,經過不斷的搬遷,最終落腳在花蓮市區自由廣場。除賣自家蔬果、手工制作,還有音樂分享、DIY體驗、公益團體義賣活動。理事長黃彥儒表示,目前市集以吉安、壽豐種植蔬菜農友為主,另有6名分別遠從瑞穗、玉裡北上的果農和茶農,總計有34個固定攤位,超過30名小農投入其中。

  好事集攤位申請容易,志在提供好事物,建立有機小農、友善耕作者交流平台。黃彥儒說,隻要不使用農藥、不碰化學肥料、不施除草劑等的友善耕作農戶都可申請加入,具友善環境理念的創作人同樣受理,1年負擔500元年費,擺攤收入10%納入公積金,作為小農間每3個月開會聚餐費用。黃彥儒坦言,花蓮好事集業績不如過去剛起步時穩定,搬遷到自由廣場,因地方空曠少遮陽處,努力營造小農、消費者喜好的環境,目前朝向建立藝文廣場氛圍邁進。

  珍貴之處在於稀少

  雖然如雨后春筍紛紛冒出,但島內專家認為,但小農市集佔農產交易市場的比例仍低,傳統市場仍是主流。

  吳其璁是花蓮東華大學創新育成中心的專員,長期研究小農市集,也曾是“花蓮好事集”經理人。他認為,小農市集與傳統市場比較,品項顯得較少,但會來的顧客就是喜歡與生產者“面對面”的感覺。小農市集雖是交易現場,商業氣息卻沒有那麼濃厚,反而是理念實現的地方。

  吳其璁發現,這群顧客通常是老師、公務員等所謂“中產階級”人士,他們大多有敏感的食品安全意識,對無毒農業、友善耕作有一定了解,更不認同中間商層層剝削,願意直接跟農人買,讓農人付出獲得該有的回報。他認為,小農市集要生存下去,應該結合在地特色,做出自己的定位,展現自己的不可取代性。

  長期輔導小農市集的新北市農業局技正李瑞玲表示,目前農產品交易量,小農市集佔比可能不到10%,主要還是以中南部大規模生產的“慣行農業”為主,不太可能被小農市集取代。小農市集大多強調有機、友善與無毒耕作,因耕作困難,不能洒藥、施化肥,數量當然較少,但這些弱點也是他們優點,反而是能吸引顧客的原因。“珍貴之處在於稀少!”

  (本報台北3月23日電)

(責編: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