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台灣少數民族同胞訪江西——

“讓我們親上加親”

2019年04月22日09:3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2019年4月10日至4月16日,台灣“中華兩岸少數民族文化經貿交流協會”組團在江西參訪、座談、交流。短短一周時間,台灣少數民族同胞們對大陸民族政策、對台政策有新的認識,對江西山水人文之美也留下深刻印象。

  水美訪畬

  車子離開上饒市鉛山縣城,便進入青山之中,左峰右巒,茂林修竹,雜樹生花。1個多小時后抵達水源畬族鄉水美村,山澗之水迎人而來,滔滔之聲明人耳目。一路上,少數民族台胞將畬族鄉的山水與家鄉比照,“這裡多像大霸尖山”、“這就是我家的山哩“、“這裡的水源好豐富”。

  村民特意為台胞們准備了長桌宴。花蓮縣東昌村的潘秀梅向記者仔細介紹當地糍粑與阿美麻薯的異同:“很像啊,我們也做這些,但我們不是炸的,是滾上一些粉,烤的,很好吃,如果包上紅豆,就更好吃了。”當水美村民在小廣場上跳起竹竿舞,雖然山尖濃雲飄來,小雨飄洒,但台胞坐不住了,他們脫下外套,在雨中跳起了自己的舞蹈。水美村女子也很快跟上了台灣客人的舞步,兩岸同胞牽手共舞。

  參訪團團長廖世杰說,這裡的山水幾乎和台灣新竹、苗栗的少數民族部落一模一樣,都是好山好水。鉛山縣林、竹、礦產資源豐富,未來我們希望能有機會與這裡合作,也會把這裡的風景民情帶回台灣,讓更多鄉親了解畬族,讓我們親上加親。

  太源畬族鄉黨委書記徐饒英向記者介紹,畬族是江西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鉛山縣是畬族主要的聚居地,太源畬族鄉是江西省5個少數民族鄉中建鄉最早的,現在畬鄉的發展方向是綠色食品、竹木加工、鄉村旅游等。水美村分新村和舊村,舊村保留了傳統的生活樣貌,新村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質量。雖然床位數有限,不能對接旅行社接團,但越來越多的散客已到訪水美村,體驗“靜聽流水喧鬧,閑聞鬆聲竹音,雨過沐琴書韻,風來品翰墨香”的山居生活。

  景德探瓷

  景德鎮有不少“景飄”,這其中台胞還不少。景德鎮市政協委員黎印華告訴記者,他所認識的在景德鎮從事陶瓷產業的台胞就有上百人,他們有一個微信群,隨時交換信息和各自的工作狀態。近年來,他所組織聯系的景德鎮赴台交流人員已有400多人次,馬上他們又有書畫家、陶藝家要去台灣交流了。

  景德鎮著名的陶溪川陶瓷文化創意園區,也是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曾舉辦海峽兩岸青年創意集市活動,台灣藝術大學、台南藝術大學等高校學生曾在此“擺攤”展示銷售自己的創意陶瓷和手工藝品。台灣少數民族參訪團到達陶溪川時,是周五的下午,遠遠就見街頭排起了長隊,都是年輕人,大家都好奇:他們排隊干什麼?一會兒答案揭曉,街兩邊陸續支起鋪面帳篷,原來他們排隊領取周末夜市的鋪面號碼。周末集市免費為年輕人提供銷售平台,申請者需要每月申請一次,產品符合文創的要求才能入選。令記者印象深刻的是,不同於景點商鋪的吆喝,賣家都安靜謙和,能和買家聊聊乾隆的十二花神杯、敦煌的飛天造型,各家商品也很少雷同,都是賣家自己的個性設計。一位台胞買了一個手工皮包,很滿意做工設計。

  除了周末的創意市集,陶溪川還有個免費的“邑空間”商城,也是定期篩選申請的年輕人入駐經營,根據經營業績或淘汰或晉級。廖世杰在與景德鎮市領導見面時提出,台灣少數民族同胞有藝術天分,有不少獨特的手藝,希望陶溪川能給台灣少數民族青年提供一個平台,展示銷售他們的產品,和大陸的藝術青年碰撞出火花。

  少數民族台胞在景德鎮親手體驗了拉坯、捏雕、彩繪,並每人彩繪了一個瓷盤,其用色和圖案充滿部落色彩,太陽、三角紋、紅黑或青白配色,展現了少數民族的審美和手藝。

  贛台情深

  江西是大陸離台灣最近的內陸省份,台灣客人從台北飛南昌和記者從北京飛南昌同樣時間。回望30多年前,打破兩岸堅冰的台灣老兵回鄉探親大潮,在台北拿到001號探親証的熊光遠就是江西南昌人,熊光遠和江西成為當時台媒的熱詞。30多年后,江西和台灣的聯系已不再是兵戎相對、“相思成災”,而是文化、經濟的交流共享。參訪團在江西的幾天行程中,時時與贛台情誼不期而遇。

  傍晚時分,少數民族台胞離開畬族水美村經停鵝湖書院,感受江西的書院文化,遙想800多年前朱熹、陸九淵、陸九齡、呂祖謙於此地的“鵝湖之會”和辛棄疾、陳亮的“鵝湖之晤”,書院的碑刻、匾額、楹聯記載了書院屢廢屢興的歷史,有的出自帝王之手。但第一道門的門聯,在書院重修時由台灣教授蔡仁厚所撰:鵝從天外飛來藏修游息返本開新人文化成彌宇宙/湖自地心涌現吞吐涵容承先啟后書院論道貫古今。走近書院,“海峽兩岸第11屆朱子之路研習營”的橫幅還懸挂著,書院已成為台灣學者、學子常來常往之地。

  據介紹,自2003年以來,江西每年舉辦“贛台會”,實現贛台兩地經貿對接,江西已成為大陸中部地區台資企業主要聚集地,台資也成為江西第二大外資來源。去年,江西出台了方便台灣創業、求學、生活的60條惠台措施。此次參訪團所到之地,常常與“台字號”相遇,贛台兩地的交流融合日漸緊密,親情由此而生。(記者 陳曉星)

(責編:譚曉祺(實習生)、樊海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