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台青曹聖永:海峽兩岸文博會促進閩台青年文化交流
人民網北京8月8日電 (崔譯戈)8月4日至7日,第十四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海峽兩岸文博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參加文博會的在廈台青、德曦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運營經理曹聖永表示,青年在兩岸交流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希望更多台灣青年來閩創業、就業,促進兩岸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8月6日,曹聖永參加第十四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受訪者供圖
本屆海峽兩岸文博會期間,曹聖永受邀參加了“兩岸非遺IP交流對談”環節。他特別關注兩岸高校的文創設計交流和兩岸媒體的非遺傳承保護,在交流中,他感受到了傳統與現代的交織碰撞。
曹聖永來自台北。2015年,他首次來祖國大陸參訪,便受到了不小的沖擊:廈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一出機場就可以使用電子支付,與他從台灣媒體報道中了解到的大陸有很大不同。
四天三夜的大陸之行在曹聖永心中埋下了一個種子——他要抓住近在眼前的廣闊發展格局與市場機遇。2017年,他主動申請來到廈門發展,一呆就是五年。如今,他在廈門從事中醫藥行業。
青年是兩岸文化交流的生力軍,兩岸青年加強交流交往,能夠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增添新生力量、注入青春活力。近期,相關地方舉辦了一系列兩岸青年交流活動,包括2023兩岸青年峰會、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活動、第二十屆台胞青年千人夏令營等,助力兩岸加強溝通交流、分享大陸發展機遇。
8月4日,第十四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人民網記者 張萌攝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季燁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舉辦兩岸青年面對面交流活動,有助於打破在網絡空間中形成的刻板印象,幫助台灣青年了解更加真實、全面、現代化的大陸,塑造兩岸交流的良好氛圍。
新形勢下,祖國大陸的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為廣大台灣同胞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迎來全新機遇。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制定了《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為台海和平繁榮注入了新動力。
和平發展是兩岸同胞的最大公約數。季燁指出,從歷史角度看,兩岸文化同根同源,有著不可隔絕的血緣、地緣聯系﹔兩岸民眾在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方面有許多共通之處,都向往和平美好生活,都渴望得到發展機遇,青年交流具有無限生機和美好未來。
曹聖永認為,台灣青年來祖國大陸追夢、筑夢、圓夢,不僅可以充分利用大陸市場的優勢,發揮專業特長,同時也能夠促進兩岸經濟合作與交流。
兩岸一家親,閩台親上親。福建與台灣一衣帶水、隔海相望,在經濟、文化、社會上保持著密切的聯系。曹聖永說,他第一次來到廈門時,就對這裡的風土人情感到格外親切。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兩岸關系研究所所長唐樺表示,相較於其他省份,閩台青年交流開展時間早、涵蓋群體廣、覆蓋領域多,兩地共通的飲食文化、生活習慣和語言,更有助於“以情感人”。
這是6月17日拍攝的第十五屆海峽論壇大會舉辦地外景。當日,第十五屆海峽論壇大會在福建廈門舉行。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近年來,福建立足對台特殊優勢,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目前,福建省打造了全學段的兩岸青年交流平台,並建設海峽兩岸青年大學生創新創業創造中心,設立台灣青年就業創業、實習實訓基地50多個,吸引了超過3.6萬名台灣青年留閩就業創業。
參會歸來,曹聖永感受深刻。 “兩岸青年交流十分必要,更需要持續發力。” 他希望閩台青年能通過豐富多彩的兩岸青年文化交流活動,構建對彼此更加真實、全面的認知,用共同的文化、語言實現融合發展。
(北京大學國際新聞傳播專業碩士生武思權、陳彥樺、黃金玉、劉好對本文有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