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我看到一個全新的、科技的、開放的內陸大省”

——兩岸媒體人聯袂探訪“最美河南”

本報記者 王 平 文/圖
2023年11月01日05: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畫虎村農民畫家現場演示畫虎技法。

  兩岸媒體人參觀睢縣鞋博館。

  “時隔10年再訪河南,我看到一個全新的、科技的、開放的內陸大省。”近日走訪河南省多地的台灣商報社長黃義雄感慨地說。8天時間裡,他和來自兩岸21家媒體的30余名媒體人在“最美河南”聯合採訪中,奔赴鄭州、漯河、周口、商丘、開封等地市,進企業、走鄉村、訪古覽勝,一窺素來“以古聞名”的河南今天如何“以新出彩”。

  認識河南之“最”

  “此次活動以‘強信心’為主題,以河南之‘最’為主線。”河南省台辦主任崔興莉在活動啟動儀式上說。

  行程第一站,兩岸媒體人就體會到了何謂河南之“最”。眼前,鄭州東站巨大的候車廳一眼望不到頭,這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火車站之一,佔地超過40萬平方米。在這裡,兩岸媒體人看到了鄭州四通八達的區位優勢。作為全國“米”字形高鐵樞紐的核心中樞,以鄭州東站為中心1小時覆蓋全省地市,2小時連通周邊省會城市,4至6小時通達長三角、成渝等主要經濟區。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鄭州東站今年以來客流已恢復到日均12萬人次,“十一”期間達18萬人次。

  在河南自貿區鄭州片區,兩岸媒體人看到了河南敢為人先的探索精神。鄭州片區管委會副主任朱召龍介紹,自2017年成立以來,鄭州片區在跨境電商領域形成26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全國首創11例,5項在全國復制推廣。截至8月,中歐班列(中豫號)累計開行超7500列,國際物流網絡覆蓋40多個國家、140多個城市。中國千萬消費者因此有了“買全球,退無憂”的購物體驗。

  在宇通客車廠區內,兩岸媒體人乘坐沒裝方向盤的小巴“小宇”,感受L4級別無人駕駛老司機般的絲滑。一輛輛宇通大客車在漏斗形測試路段盤旋呼嘯而過,在漫過底盤的水池中做涉水試驗,同樣讓參觀者印象深刻。今天,宇通客車產品遠銷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創下不少“之最”,比如卡塔爾最大新能源客車供應商,沙特阿拉伯最早引入的新能源客車品牌等。

  台青自媒體人王裕慶是河南女婿。“我經常來河南,但以前一直以為河南只是個農業大省,這次才知道河南也是工業、科技和開放大省。宇通國際化的產業鏈,鄭州自貿區的RCEP企業服務中心,都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他說。

  觸摸經濟脈動

  河南豐富的產業形態和深厚的產業積澱,讓許多兩岸媒體人直呼超出預想。

  參觀鄭州市的三全和漯河市的衛龍兩家食品企業時,台灣和和融媒總經理張先鵬驚訝地表示:“原來我在台灣吃過的龍鳳水餃,現在是三全旗下品牌!”廠房內,一長串食品檢測和自動化處理設備可以測食品的金屬含量、彈性、黏度、蛋白質含量、農藥殘留,連蔬菜都是超聲波清洗。“每一顆水餃、每一根辣條都蘊含科技的力量。”有台灣媒體人說。

  在漯河市的雙匯集團,兩岸媒體人見識了這一中國最大肉類加工基地的規模之巨。雙匯已在全國18個省市建好工業布局,建成150多萬個銷售網點,品牌價值高達789.85億元,連續多年居中國肉類行業第一位。看到全自動屠宰流水線如同“機械庖丁”般有條不紊地工作時,台青自媒體人陳靖紳表示,“沒見過規模這麼大的屠宰工廠,很震撼!”了解到雙匯擁有50多個專業檢測室和2000多套專業設備,接著又在中原食品實驗室參觀產品質量監測和研發系統,他感嘆:“大陸非常重視食品安全。”

  在商丘市民權縣,兩岸媒體人走進民權葡萄酒廠。這是新中國第一家國有葡萄酒廠,成立於1958年。如今,民權縣已被列為全國優質葡萄商品生產基地縣,民權葡萄酒也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同時,民權縣還是中國有名的“冷谷”,全國每10個冰箱冷櫃中,就有1個產自民權,大江南北的冷鏈物流線上,每10輛冷藏車有6台產自民權。

  有“千年古城、百年州府”之稱的商丘市睢縣,今天已成為繼浙江溫州、福建晉江等之后的又一個“鞋都”,目前擁有制鞋及鞋材配套工貿企業近600家,產能達3.5億雙,年產值近200億元。在中喬(河南)體育有限公司,兩岸媒體人走進現代化生產車間,看鞋底、沖裁、高頻、印花、針車、成型、包裝一條龍的自動化運動鞋生產流水線。“連這些設備也是睢縣生產的!”現場工作人員說。

  嘉鴻鞋業的台籍董事賴建宏為記者介紹了該企業如何將台灣制鞋經驗引入河南。“我在越南等不少地方辦過廠。睢縣是個好地方,政府很容易溝通,甚至會派幫輔小組入駐企業,擴產投資非常順暢。”他說,中國制鞋業往內陸尤其是河南轉移,是水到渠成的事。

  張先鵬表示,睢縣的鞋業讓他看到傳統企業的科技轉型,“很多工序都已經使用機器人、AI設備,正朝向全自動化發展。”他為當地政府抓住機遇發展特色產業並給企業足夠支持點贊,“台商在這裡發展到這樣的規模,與有榮焉”。

  感受文化魅力

  兩岸媒體人一路走來日益發現,河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絕不只是停留於太昊陵、太清宮、老君台等古跡或博物館中,而是體現在社會生活各層面,為當地發展提供充沛底勁。

  在位於鄭州市緯五路的第二小學校園閱讀中心,兩岸媒體人領略了“河南最美書店”的風採。書店有兩扇門,大門對著馬路,小門直通第二小學,孩子們不論是上閱讀課還是放學后,都可直接從小門進入書店徜徉書海。正值放學時分,接送孩子的父母在書店外排成長隊,足見書店的受歡迎程度。

  “這裡是孩子的讀書樂園,也是家長的溫馨港灣。”大河書局董事長李建峰說,孩子可在店內免費看書或用自習室寫作業,書店員工對孩子們都很熟悉,“學生家長打電話問孩子到了嗎,我們都知道是誰。這很好地解決了孩子放學后去哪兒和家長接送難的問題。”目前,作為河南日報子公司的大河書局在河南省“書香河南建設實施方案”的指導支持下,已經在鄭州建成了15家校園閱讀中心。

  台青自媒體人、任教於湖北理工學院的陳晉卿教授說:“我在這裡看到了經濟民生和文化的齊頭並進,覺得很欣慰。”

  在有“中國畫虎第一村”之稱的民權縣王公庄村,兩岸記者目睹了一個全村人靠畫老虎發家致富的傳奇故事。農民畫家王建民單手執兩支毛筆,現場展示獨創的“撕毛法”,筆下的老虎皮毛呈現出逼真的茸茸厚密之感。王建民介紹,上世紀60年代,他的父親出於愛好,試著在趕集時賣自己的畫,從一開始一兩塊錢一張,到后來10塊20塊一張,慢慢發現虎畫特別受歡迎。村中孩子於是紛紛來學習畫虎,虎越畫越多,訂單也越來越多。政府關注到這一現象,開始為村裡修路、做宣傳、幫忙找市場,畫虎村的生意越做越大,“全村1000多人,現在好幾百人在畫畫。跑市場的經紀人就有17個。” 如今,畫虎村最貴的畫可以拍到100多萬元一幅,村民住上了雕梁畫棟的中式大房,家家戶戶開好車。

  畫虎村設有網上直播工作室,負責直播帶貨,一些農民畫家在抖音、快手等平台甚至擁有數十萬粉絲。台灣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任以芳在採訪中發現,網絡進一步打開了畫虎村的銷售市場,“他們的作品因此被很多人看到,連外國客戶也來下單。”

  在“八朝古都”開封,兩岸媒體人走進清明上河園,看著周圍身著古裝的販夫走卒、古色古香的特色小店,仿佛置身北宋都城的鬧市街頭、步入張擇端那幅傳世畫卷。園區內人流如織,真人馬戰劇“岳飛槍挑小梁王”一座難求。“從這裡的旅游觀光人潮,就可以看出經濟景氣。”台灣農民時報特派記者冀敏說。

  任以芳注意到,清明上河園裡的觀光配套和服務做得好,這裡租到的漢服是“洗過的、香香的,完全沒有味道。”工作人員告訴她,這些衣服穿過一次就得送洗。“價格我覺得也很實惠,100元人民幣租一整天,大概花300元就可以有一套非常精致的妝容。”她認為,這裡寓教於樂,好像在眼前展開一本活的歷史課本,其中有“非常棒的觀光商機”。

  參觀開封府並與“包大人”合影后,台灣電報社長江文賓說,黃河自古水患多,開封古城曾被淹沒,河南居然通過考古研究,把古城整個還原出來,非常難得,“以前都在教科書上了解河南文化,現在身臨其境,感受更加深刻。”

(責編:岳弘彬、牛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