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駐點筆記︱追憶蔣渭水

2024年08月09日09:24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新華社台北8月8日電 題:追憶蔣渭水

新華社記者王承昊、章利新

台北鬧市區一處公園內,有一尊人物銅像:他內著馬褂、外披風衣,左手拎著行醫問診包,右臂夾著書籍和為坐牢而准備的毛毯,眼神炯炯、凝視遠方。他是蔣渭水——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時期島內反殖民運動的一位重要領袖。

這是台北市內一座紀念蔣渭水的銅像(8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承昊 攝

這是台北市內一座紀念蔣渭水的銅像(8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承昊 攝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戰敗后被迫將台灣割讓日本。此后,台灣同胞為反抗殖民統治,掀起一波接一波抗日斗爭。在武裝抗日遭到殘酷血腥鎮壓后,一批台灣青年開始力圖通過文化工作反抗殖民壓迫,蔣渭水便是代表之一。

蔣渭水1891年生於台灣宜蘭,早年受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后進入現代醫學院學習。1916年,他在台北開設大安醫院。治病救人過程中,他深切體察同胞苦難,潛藏在血液裡對民族解放的渴望被激發出來。

這是“渭水驛站”展出的大安醫院還原模型(8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承昊 攝

這是“渭水驛站”展出的大安醫院還原模型(8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承昊 攝

走進今天的台北大稻埕街區,講述蔣渭水生平事跡的“渭水驛站”就設在大安醫院舊址附近。驛站二樓展有大安醫院還原模型,其中除診療室、病房外,還有類似圖書館的辦公場所。

大安醫院成為當年台灣文化抗日的一座堡壘。1921年,蔣渭水參與發起創立“台灣文化協會”,以文化運動做思想啟蒙和改造社會工作,總部就曾設在大安醫院。1923年,他創刊《台灣民報》,以此作為宣傳渠道,編輯部也曾設在大安醫院。

在行醫之地,蔣渭水期望以文化之手為遭受殖民毒害的台灣把脈施救,喚醒同胞的中華民族意識。1921年,他寫下《臨床講義》,將台灣視為患者進行診斷,認為台灣“有黃帝、周公、孔子、孟子等聖賢的血統,遺傳性很明顯”,“故有強健天資聰明的素質”,而“現症”包括“深思不遠”“卑屈”“意志消沉”等,“處方”則有開辦正規學校教育、設立圖書館和讀報社等。

為了理想,蔣渭水廣交社會賢達,積極投身社會運動,被日本殖民當局逮捕10余次,仍矢志不渝。他對鄉土的熱愛、對同胞的悲憐,在歷經磨難中升華為對家國和民族的使命感,一身浩然正氣使他成為台灣社會反抗殖民壓迫的一面旗幟。

1931年8月5日,蔣渭水英年早逝,臨終留下“極力奮斗,加倍團結,期望為同胞解放而努力”的叮囑。雖遭日本殖民當局強力壓制,仍有5000余位台灣民眾參加了蔣渭水的“大眾葬”。

同年10月,70多個團體600多名代表參加的“追悼台灣革命領袖蔣渭水先生大會”在上海舉行。與會人士沉痛追思並發出呼告:“台灣民眾處在日本鐵蹄之下,已有37年了。我台民將來的解放,要靠誰呢?靠天、靠地,不中用,要我們四百萬的台胞,和四萬萬的祖國同胞,一心努力奮斗啊!”

這是“渭水驛站”展出的大安醫院還原模型,類似圖書館的辦公場所是“台灣文化協會”總部和《台灣民報》編輯部(8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承昊 攝

這是“渭水驛站”展出的大安醫院還原模型,類似圖書館的辦公場所是“台灣文化協會”總部和《台灣民報》編輯部(8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承昊 攝

“蔣渭水是台灣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爭取民族解放的先知先覺者和最具號召力的領袖之一。”台灣歷史學者戚嘉林表示,蔣渭水終其一生,都是純純正正的中華民族認同者,這種意識是他從事文化和政治運動的動力源泉。

令人痛心的是,一段時間以來,島內某些政治勢力歪曲、掩蓋歷史真相,感恩戴德將當年的殖民統治者歌頌成台灣的建設者,顛倒黑白把反抗殖民壓迫的愛國先賢說成是“台獨先驅”,蔣渭水也未能幸免。

讕言豈能欺世。翻開蔣渭水的生平,真相明明白白:學生時期,他就關心祖國大陸的情況,在校內宣傳革命思想並組織捐款支持中國革命﹔1924年在日本殖民當局的法庭上,他義正辭嚴宣告:“台灣人明白地是中華民族”,這是“不論什麼人都不能否認的事實”﹔1927年在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兩周年時,他發出號召:“希望今夜出席的人,深深接納孫先生最后的呼聲——和平、奮斗、救中國。”

這是位於台北的蔣渭水先生紀念廣場,設有蔣渭水衣冠塚,一路石階卻凹凸不平、雜草叢生(8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承昊 攝

這是位於台北的蔣渭水先生紀念廣場,設有蔣渭水衣冠塚,一路石階卻凹凸不平、雜草叢生(8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承昊 攝

台灣作家藍博洲說,“台獨”勢力宣揚“台獨史觀”,一貫操弄斷章取義、以偏概全、移花接木、偷換概念等認知騙術。他們褻瀆蔣渭水先生英靈,背離中華民族立場,出賣台灣,甘做外部勢力奴仆,自欺欺人,何其卑劣。

曾經,蔣渭水面對日本殖民當局淫威而不屈,如暗夜中的一顆明星,照亮了許多台灣青年邁向覺醒之路。然而,蔣渭水曾為之奮斗的台灣,如今似乎遺忘了歷史的本來面目。“渭水驛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來此參觀者寥寥,很多人草草瀏覽幾分鐘便離開了。

蔣渭水現安葬於其故鄉宜蘭,台北六張犁的舊墓址設立紀念廣場並留下衣冠塚。從山腳出發,到達衣冠塚不過幾分鐘路程,一路石階卻凹凸不平、雜草叢生。青山守忠魂,青史留丹心,蔣渭水先生堅守中華民族認同、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精神不應也不會被忘卻。

(責編:艾雯、崔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