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特寫:兩岸大學生在京沉浸式感觸中華文化

2024年08月28日08:54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8月24日,參加第三十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新聞營的師生們在北京中國國家版本館參觀。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新華社北京8月27日電 題:特寫:兩岸大學生在京沉浸式感觸中華文化

  新華社記者尚昊、朱娜

  連日來,以“一起向未來——全媒體時代兩岸未來新聞人的機遇和挑戰”為主題的第三十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新聞營正在北京舉行,來自兩岸多所高校的近200名大學生走進國家版本館、長城、故宮等文博機構和歷史古跡,沉浸式感觸中華文化。

  燕山腳下,大氣恢弘的中國國家版本館掩映在青山茂林之中,彰顯中華文化神韻。24日,兩岸大學生走進這一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領略中華民族“斯文在茲”的文脈之盛。

  走進國家版本館主體建筑之一文華堂內的國家書房,抬頭可見的宋代碑刻天文圖的星空穹頂讓大家直呼壯觀。“中華古代文明版本展”正在此舉行,從一陶一瓦到手稿古籍,13個單元的數百件珍貴版本立體呈現中華文明歷史淵源和發展脈絡。

  “‘屈平屬草稾未定’,這裡的‘稾’是‘稿’的異體字。”就讀於台灣世新大學的趙昱雯與大陸朋友站在一本清代的《楚辭新集注》前,朗讀一行行古文,分析一處處句讀。版本館裡浩如煙海的中華典籍,讓中文專業的趙昱雯印象深刻,更加“感受到中文的美”。

  一幅藍綠拓本的《大清萬年一統地理全圖》前,兩岸年輕人一起尋找著家鄉的地理位置和歷史印跡。雞籠、鹿耳、鳳山……首次“登陸”的世新大學學生陳柏勛輕聲念著地圖上的台灣地名,並向大陸朋友介紹家鄉早期開發的歷史:“明清時期,先民從大陸來到台灣,首先開發的就是西部沿海的平原,所以早期城市集中於這一側。”

  “這次和台灣朋友一起參觀版本館,共鳴很深。大家一起閱讀古籍,切磋句讀,共同的文化讓我們覺得很親切。”來自廣州的暨南大學學生曾曉濤說。

  8月25日,參加第三十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新聞營的師生們在北京慕田峪長城參觀。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25日的慕田峪長城,一片青翠。兩岸年輕人攜手,一步一階攀爬。從14號敵樓一路上行,經過“好漢坡”,抵達20號敵樓上的“英雄台”,向下眺望,滿眼壯闊。成為了到過長城的“好漢”,大家難掩興奮,合影記錄下難忘瞬間。

  “終於見到教科書裡的長城,覺得很震撼,今天到訪,完成了自己的一項人生目標!”世新大學學生簡芷佑說。在攀爬長城途中,工人們正仔細修葺長城,目睹這一幕的簡芷佑感慨地說:“歷史就這樣被延續了下去。”

  世新大學學生陳泰嘉說,兒時起就通過課本等了解長城,但未眼見為憑。“隻有親身經歷,才能明白為什麼大家都說‘不到長城非好漢’。”

  身處北京,擁有600多年歷史的故宮自然是兩岸年輕人心向往之的勝地。26日,新聞營一行來到故宮,盡管當天北京遭遇強降水天氣,但大家興致不減。

  不期而遇的雨中故宮,顯得很特別。太和殿前,雨水從一處處螭首形的孔洞排出,形成“千龍吐水”奇觀。古人精妙的排水系統至今仍在發揮功用,讓在場的年輕人發出贊嘆。

  “我是因為故宮而來的北京。”世新大學學生吳芷萱說,參觀故宮對她而言有莫大吸引力。提前在故宮官網做足功課的她,依靠手機裡存的資料按圖索驥,尋訪一件件心儀的文物。

  8月26日,參加第三十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新聞營的師生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參觀。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仰首嘶鳴的唐代三彩馬,“雨過天晴雲破處”般的宋代汝瓷,風靡亞歐的元代青花……在位於武英殿的陶瓷館,同學們用心體會先民用泥與火演繹的智慧。

  在一件清代燒制的青花題《赤壁賦》筆筒前,陳柏勛停留許久。“《赤壁賦》對我來說比較特別,小時候參加朗讀比賽,念的就是這篇。多年后在這裡回憶自己的成長印跡,感覺很詩意很溫暖。”

  參觀中,一件表情憨態可掬的北宋定窯白釉孩兒枕讓兩岸青年同時發出感慨:“這個在教科書裡出現過!”一件千年前的文物,喚起兩岸同齡人的共同記憶。“台北故宮博物院也藏有一件同款文物,我還看過相關的動畫影片。”吳芷萱說。

  從北京到西南,從南京到台北——陳柏勛和朋友們分享起兩岸故宮的淵源關系,如數家珍。“台北故宮博物院更側重文物展陳,而參觀北京故宮,能在宮殿本體裡感受歷史氛圍。不管是藻井花紋,還是建筑榫卯結構,都讓人嘆為觀止。”他說。

  在中國傳媒大學學生潘悅看來,故宮不僅是中華文明的象征,更是兩岸文化的紐帶。“和台灣朋友們一起漫步在紅牆金瓦之間,我們仿佛穿越歷史長河,一同感受這座活的歷史博物館訴說古老故事,深刻體會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她說。

  本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新聞營由中國記協和台灣“中國新聞學會”、世新大學聯合主辦,為期11天,相關活動將持續開展至29日。

(責編:崔越、劉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