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兩岸自媒體達人相約烏鎮:

領略江南水鄉的古韻新致

本報記者 張 盼 文/圖
2024年09月07日05:1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台灣健身主播劉畊宏(左一)體驗中藥香囊制作。

  “搖櫓船,聽雨眠,一蓑煙雨枕江南。”提到浙江烏鎮,人們多半會想到白牆黛瓦、綠石青階、垂柳荷田。懷著對水鄉的憧憬和向往,超過250名兩岸自媒體達人共赴“青春同行”兩岸新媒體創享嘉年華之約,他們在昭明書院沉浸式體驗國風文化與非遺手作,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第一次來到烏鎮的台灣導演薛穎穜,1個多月前便翻閱烏鎮歷史,並將古人描寫烏鎮的詩詞融入歌曲創作。“兩兩歸舟晚渡關,孤雲倦鳥各飛還。月明烏鎮橋邊夜,夢裡猶呼起看山。”在烏鎮活動當天,他在自媒體平台發布了一首歌,將明代史鑒的詩作譜曲,並用尤克裡裡自在彈唱。

  薛穎穜告訴記者,這次活動富有青春活力,是兩岸青年的嘉年華盛會。“我非常興奮,見到了一些新老朋友,也領略到江南水鄉的古韻新致。”他說,行走在烏鎮,他收獲了豐沛的創作素材,目前還在繼續創作歌曲,相信會有更多的創意迸發。

  台青林家萱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如今在浙江橫店擔任禮儀指導。她告訴記者,在大陸求學期間,自己愛上了漢服。在這次活動中,她在漢服研學沙龍上擔任講師,負責推廣漢服及傳統文化。“希望兩岸青年能夠以漢服為載體進行文化交流。身為中華兒女,兩岸青年應該攜起手來,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共同努力。”她說。

  在“國潮青春”主題體驗交流環節,憑借《本草綱目》毽子操“出圈”的台灣健身主播劉畊宏,在非遺老師指點下,為妻子精心制作主打“芳香美顏”的中藥香囊。在幾十味中藥材中,他選取桃花、百合花、玫瑰花、艾草等原料,邊加料邊捧起香囊分辨香氣的細微區別。“這是獨一無二的定制款,希望她會喜歡。”劉畊宏說。

  劉畊宏回憶,他最早接觸的非遺技藝是在中學時練習的抖空竹。“傳統文化已在不知不覺中走入大眾生活,人們往往是‘日用而不覺’。但我們要去了解這些技藝的歷史和源頭,也就是‘知來處’,這讓我們的體驗更深厚、更有滋味。”他說。

  台灣演員林念慶曾參演多部大陸影視劇,在本次活動搭設的“夢回長安”國潮主題街,他體驗了投壺等傳統項目。看到不少台青體驗乘坐裝飾一新的“繁花”主題搖櫓船,林念慶對記者說,大陸電視劇《繁花》在台灣熱播,台灣電影《周處除三害》在大陸熱映,不少熱門影視劇在兩岸都有很大的影響。“看過電視劇《繁花》的島內觀眾,很多都想來上海逛逛,吃吃排骨年糕,體驗上海的文化。優秀影視劇不只是講故事,還展現了地方文化,很多沒來過大陸的台灣年輕人,會因此想來走走看看。希望越來越多台胞能來到大陸,實地走訪感受。”他說。

  活動中,浙江省作協副主席管平潮為兩岸青年帶來網絡文學講座,並與創業台青闕郁璇共同朗誦大陸著名詩人流沙河的作品《就是那一隻蟋蟀》。該詩以流沙河與台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交往為背景,富含古典意蘊。

  “我所創作的類型是仙俠小說,這個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山海經》,網絡文學也在傳承中華文脈。”管平潮告訴記者,他曾受台灣游戲《仙劍奇俠傳》制作方所托,將游戲故事改編為小說。“《仙劍奇俠傳》游戲是情懷之作,它之所以長久打動人心,是因為深深扎根於中華傳統文化。最近《黑神話:悟空》爆火,不只是因為游戲體驗感好,也是由於它根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經典的西游故事中脫胎而成。這些游戲風靡兩岸,也是兩岸文化一脈相承的証明。”他說。

(責編:衛嘉、白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