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2025兩岸書法名家交流展在台灣苗栗舉行——

生動呈現中華傳統美學的獨特魅力

本報記者 柴逸扉文/圖
2025年08月06日09:5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22
小字號

  圖為活動現場。

  李白的《將進酒》、王維的《終南別業》、杜甫的《春夜喜雨》……在兩岸書法家們的創作下,一幅幅展現中華文化經典的書法作品,吸引觀眾尤其是書法愛好者們駐足欣賞。

  “2025墨韻同源——兩岸書法名家交流展”近日在台灣苗栗開幕,現場共展出來自兩岸書法名家的百余件作品。此次展覽由台灣客家總商會與湖北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共同主辦,苗栗縣書法學會與台灣客家總商會苗栗分會共同承辦,並邀請苗栗九大藝文團體共同參與。展覽將持續至8月31日。

  

  追溯文化根脈

  活動開幕的形式別開生面。13位台灣書法家現場揮毫,依序書寫“墨韻同源兩岸書法名家交流展”字樣。這些作品或剛勁有力,或飄逸洒脫,呈現了中華書法藝術的深厚底蘊與多元風貌。當書法家們把這13字主題的作品拿在手中一同亮相時,現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主辦方介紹,此次參展書法家分別來自台灣和湖北,作品橫跨篆、隸、楷、行、草等多種書體,題材涵蓋詩詞、古文、名言、禪意等主題,期望借此活動凝聚情誼,以筆會友、以墨傳情,凝聚藝文向心力量,深化兩岸文化交流。

  “書法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形式,充滿了老祖宗的智慧。筆墨間傳遞的不僅是技藝,更是情感與文化的交流。”苗栗縣縣長鐘東錦致辭時說,希望兩岸書法家攜手推廣書法教育,一同傳承中華文化。兩岸民間應加強交流、建立互信,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會長程良勝對記者表示,希望此活動能夠架起兩岸文化交流的堅實橋梁,通過文化交流追溯共同的文化根脈,增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讓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之光,在兩岸文化交流中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傳承中華美學

  盡管不能親自到台灣參加活動,但湖北省書協主席孟慶星為這次展覽作了充分的准備。“我所書寫的內容主題叫‘思歸’,‘思’字對應文中的‘楊柳’意向,暗含別離﹔‘歸’字對應著文中北歸的‘雁鴻’。‘思歸’二字與本次展覽主題中的‘同源’二字相契合,表達一種美好的期許和祝願。希望兩岸同胞多交流、多走動,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這次我參展的作品屬於隸篆結合的形式,重點體現漢字的厚重、蒼茫、古朴之感。”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容鐵表示,書法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符號,兩岸書法家以精湛的筆墨、獨具的匠心和藝術的線條,表達出對中華優秀文化的弘揚與傳承,生動呈現出中華傳統美學的獨特魅力,這樣的展覽和交流很有意義。

  林家同是台灣家同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辦人,擅長行草。本次展覽中,他展出了作品《無盡藏》,希望借此讓大家體會到萬事萬物中蘊含的智慧。“我曾多次前往大陸參與書法交流活動,近年來我看到大陸很多中小學校都有書法課甚至專門的書法教室。希望台灣方面也可以加強青少年在書法方面的學習和傳承。”

  “漢字從甲骨文、金文,到秦篆、漢隸,再到楷書、草書、行書的演變過程,本身就是一部中華歷史的縮影。”此次展覽參展人林品升說,書法承載著中華五千年綿延不斷的文化與歷史,必須好好傳承下去。

  深化互動交流

  談到本次展覽的主題“墨韻同源”,台灣客家總商會苗栗分會會長徐維均表示,兩岸同根同源,擁有相同的文字和藝術。他希望借由這次活動進一步促進兩岸民間交流,讓兩岸關系更融洽、情感更深厚。

  “我的老家在湖北,現在生活在苗栗。兩邊都有我的親人。做好鄂台兩地的交流工作,我義不容辭。”湖北籍陸配朱國榮在觀展后表示,此次展覽為兩岸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希望未來能舉辦更多類似活動,自己也願為這些交流活動盡一份綿薄之力。

  不只是書法,近年來湖北與苗栗在諸多方面交流溝通頻繁,在經貿、文化、農業、教育等多領域已形成廣泛合作與深厚情誼。7月初,由縣長鐘東錦率領的苗栗縣參訪團赴武漢參加第十九屆湖北·武漢台灣周。今年2月,湖北舞龍技藝團一行來到苗栗,向苗栗鄉親展示了非遺表演“武漢高龍”,共同歡度元宵佳節,精湛的表演深受台灣民眾喜愛。

  (本報台北8月5日電)

(責編:艾雯、張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