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青少年山城競逐“創新夢”


點擊播報本文,約
![]() |
台灣青少年的發明創意吸引民眾圍觀。 |
本報電(鐘欣)“你好,‘智慧書包’是一款可以幫助同學們記得每日所需的創新設計……”
近日在重慶舉辦的第四屆青少年專利孵化展暨發明展上,來自台灣彰化的高仕丞早早來到展位,向觀眾介紹其創意構想。
本屆展會共有5名台灣青少年參展參賽,這些“小發明家”跨越海峽而來,在人流如織的路演現場向觀眾講述自己的創新故事。
“智慧書包”是高仕丞的第一個發明作品,從靈感迸發到完善創意耗時一年。“這是我第一次到大陸,大家給了我很多認可和鼓勵。”高仕丞說,他已從鑽研中感受到樂趣,未來將繼續堅持下去。
13歲的陳羿璇帶著“聲控單杠”創意亮相。單杠的基座上有一個軌道,透過聲音控制,可以使活動臂沿著軌道上下移動,依據使用者身高適當調整。陳羿璇說,生活實踐是滋養創意的豐厚土壤。發明產品在操作簡單、廣泛適用人群的同時,還可以更有趣味性。
台灣學生張芮甄從觀察家人晒衣服入手,發明了一款可以依據空間大小靈活調整長度、適用多元場景的“伸縮衣架”。“2024年我第一次到大陸,在重慶的曾家岩小學交流,交到了不少朋友。”張芮甄說,創意成型后,她將作品通過網絡分享給大陸朋友,收獲了大家的支持與鼓勵。“我們常常聯系,交流彼此的興趣愛好、奇思妙想。”她說。
彰化師范大學附屬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學生楊鈞嘉是一名“老將”,參賽足跡涉及海峽兩岸多個城市。此行他與合作伙伴陳羿亨帶來“跑道起跑線超線顯示器”裝置,“可實現公平起跑與精准計時,具備市場潛力”。在楊鈞嘉看來,參展參賽不僅是展現自己的創意,更重要的是結識更多朋友,拓寬眼界。
“青少年科創是兩岸融合的‘軟紐帶’。”本屆展會承辦方、扎根重慶的台企負責人鄧鴻吉表示,創新不分地域,交流無關距離,青少年的“小發明”裡藏著“大夢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