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台湾频道

成本超过台湾近10倍  本土观众越来越买账

大陆综艺节目闯进台湾(我是歌手)

本报记者 任成琦
2015年01月08日08:1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中国好声音》海报。艺人庾澄庆(左一)的加盟提升了该节目在台湾的知名度。

  蔡康永和徐熙媛组合

  图片来源:百度

  由于有台湾歌手黄丽玲的参与,近日湖南卫视开播的《我是歌手3》在台报纸、电视台和网络上引发不小关注,就连制播这一节目的大陆影音网站“芒果TV”,也成为台湾App下载排行榜的冠军。很多台湾观众尤其是年轻人,通过这一渠道同步观看了《我是歌手》的最新进展。

  大陆综艺节目闯进台湾,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记得2014年初记者在台湾采访期间,发现许多餐馆里正在反复播放着《中国好声音》,食客们也乐哈哈跟着看。回溯到2013年,台湾中天电视台购买版权并播出了《中国好声音》,首播就以上佳的收视率打败同时段的《康熙来了》。而随后“登台”的《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也有着不错的收视率,显示台湾本土观众越来越买账。

  “落后论”倒了一个个

  时间上溯得再久一点,两岸在综艺节目上的互动不是这样子的。台湾综艺节目曾很强势,一度影响了大批大陆观众。因为它起步早、类型多、创意层出不穷,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气质,影响范围遍布全球华人社会。

  得益于网络传播的少约束效应,台湾的综艺节目“漂洋过海”来到大陆,在大陆培养了一群死忠的“综艺迷”。记得2002年左右,记者在大学念书时,一些同窗还定时守在电脑显示器上,等候对岸《康熙来了》、《全民大闷锅》等节目的更新,享受期待中的爆笑盛宴。那时候,各种下载网站成为大学生下载收看台湾综艺的主要渠道,《康熙来了》和《我猜》一直都是下载量最高的节目。

  有人说,相对于大陆综艺“寓教于乐”的死板外衣,台湾综艺宽松的尺度、有趣的话题都让人欲罢不能。在台湾综艺的黄金年代里,曾有台湾艺人断言,“大陆综艺至少落后20年”。当年他个人如日中天,如今这位艺人已离世,他的“落后论”断言,似乎也天翻地覆倒了一个个,轮到大陆节目在台湾逆袭。

  参赛的黄丽玲出身于音乐世家,她的母亲当年就曾经参加台湾电视台《妈妈歌王》大赛。不过不同的是,《妈妈歌王》和《我是歌手》前后交替火爆,大陆综艺和台湾综艺似乎也完成了某种交棒仪式。

  “在台湾,这怎么可能?”

  台湾《中国时报》1月6日在报道中直截了当地做了一个对比,制作《我是歌手》的湖南卫视2013年盈利63.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台湾所有电视台一年收入的总和。

  收益丰厚,自然舍得制作投入。曾有一个在大陆做音乐总监的音乐人拉着台湾艺人陶晶莹说:“哇靠,大陆现在真是不得了,我想要一个交响乐团就有交响乐团,想呈现的音乐都能做到,太爽了!在台湾,这怎么可能?”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大陆综艺节目制作费越砸越多,总成本和台湾相差超过10倍,所以才导致台湾电视台干脆直接向大陆购买节目版权。

  但这次第,不是一句“有钱就是任性”能概括的。

  从《正大综艺》到《快乐大本营》,再到现在的《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大陆的综艺节目经过这些年的积淀,渐渐摆脱了板着面孔示人的年代。因为大陆观众的口味已经被网络上无处不在的日韩、欧美综艺节目培养得越发刁钻,内容不够吸引、形式不够创新的节目早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如今已经进入“大片时代”的大陆综艺节目,随着巨额的成本投入、炫目的舞台设计、专业的人员支持等,焕发出了炫目的光彩。这股综艺旋风,伴随着一些精品节目,自然而然地就吹到了台湾。

  像黄丽玲那样,参加大陆节目比赛的台湾歌手也越来越多。而台湾歌手亮眼的表现,也成为两岸网友之间讨论的热门话题,无形中加深了民间的互动。

  像《我是歌手》引发的话题讨论,不但一般观众感兴趣,连政客都过来横插一腿。比如当时还在执掌民进党的苏贞昌就愣愣地说,“好声音”是大陆的统战,不能成为岛内播放常态云云。不料投机不成,反被两岸观众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其后学乖了不再言语。

  “希望买大陆节目别成常态”

  台湾媒体在盘点2014年综艺主持人收入排行时,推测小S吸金1.39亿元(新台币,下同)夺冠军,

  吴宗宪和陶晶莹分列二、三。黑马是在湖南卫视效力的台湾主持人欧汉声(欧弟)。去年未进前十名的他靠大陆节目、商演和广告等收入登上第四名。反观多年稳居前三的胡瓜,今年因无大陆市场加持,跌至第五。由此可知台湾主持人依赖大陆市场吸金的比重攀升。

  针对台湾电视台干脆直接向大陆购买节目版权的做法,吴宗宪语重心长地说:“孤臣无力回天!希望买大陆节目别变成常态。”话语中透露出维护岛内综艺节目的自尊,也更有诸多无奈。

  在业内人士看来,钱的问题是令台湾本土综艺逐渐失去光彩的首要原因。岛内音乐人陈致远说起来就一肚子怨气,“你得给我钱我才有办法去学习嘛,我看到那个场面我就知道我是没法学习的,因为那需要很多资金的嘛。”

  岛内媒体就此发问说,两岸综艺10年来此消彼长,台湾综艺如烟火散落,是否真的穷到只剩下“康熙”?

  钱之外,大陆节目还能提供更好的节目配备,加上庞大的受众群、高频率的曝光,这些,都已经是岛内业界很难给到的。业界资深人士龙丹妮认为,“文化的包容性”也不容小觑。现在大陆爆红的很多综艺节目,都是通过购买海外节目版权然后加以本土化,这已经成为一种制作模式。

  与大陆强大的资源配置相反,台湾综艺人仿佛回到作坊式制作模式,每集几万元的制作费用,自然捉襟见肘,不断萎缩。

  同样参加《我是歌手》的台湾艺人彭佳慧,在大陆重拾走红滋味。她在上中天节目访谈时开心地说:“唱了那么久,能有一个被重视的机会。其实一开始知道要比赛,真的压力很大,和经纪人讨论了很久,最后决定参加站在舞台上面对挑战,当时已感觉自己赢了,因为战胜了自己。”

  岛内业界面对大陆综艺节目的强势,不进则退,能否跟彭佳慧一样,拥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和机遇?

(责编:刘洁妍、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