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广网14日刊登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台海研究》主编倪永杰的署名文章《呵护陆生 添力两岸》,现摘录如下: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的崭新阶段,两岸关系出现许多新名词,涌现出陆客、陆生、陆资、陆配、陆媒等新群体,这在2008年之前根本是不可能发生,也不可想象。陆生就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生事物,是两岸教育交流合作的试验场,承载了多少两岸关系所特有的敏感性、复杂性及脆弱性。而今迎来了首届本科毕业陆生,其中一半继续深造,或在岛内攻读硕、博士,或负笈海外,还有一半回到大陆就业,受到台资企业的追捧。他们的“台湾经验”丰富了两岸关系内涵,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动力。
陆生有二种:一种是早在2005年就出现的3-5个月的短期交换生,现在每年在台湾的大陆交换生约有2万人。另一种陆生就是学位生,2011年台湾方面开始招收陆生赴台读大学,包括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前后累计招收陆生5000多名。台湾核定每年陆生名额为2141人,但前二年实际报到人数不足一半,只有900多名,后二年最多也不到2000名,约1800名左右。主要原因在于台湾方面对于陆生制定的“三限六不”的严酷限制。
台湾招收陆生的大学分公立、私立二种,最初本岛的公立大学只能招收硕士、博士生,不能招收本科本。而读本科只能到台湾的私立大学或台湾外岛的金门大学。现在全台湾约有135所大学招收陆生。最受陆生青睐的私立大学有淡江、铭传大学等,读硕士、博士最多的则是台大、政大等。陆生就读较多的专业是财务金融、电资工程、企业管理、法律、外语、传播、设计等专业。
并非大陆各省市的学生都能报考台湾大学,目前只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湖北及辽宁8个省市的考生才有机会到台湾求学。
陆生跨海赴台求学,最大的遗憾就是遭遇政治歧视与政策不公。马英九当局执政之初实施积极的两岸开放政策,也急于招收陆生以便为岛内180多所大学开辟生源,弥补岛内“少子化”压力,延缓大学倒闭潮的到来。但由于“台湾优先”政治思维作祟,减少民进党修法阻力,设置了种种荒腔走板而匪夷所思的限制,使陆生政策丧失了台湾各界时常炫耀的所谓“人道光辉”及其“人文关怀”。在2008年底修改“两岸关系条例”、“大学法”、“大学专科法”三法时,制定了“三限六不”的严酷政策。“三限”即“限校”(限制采认大陆院校学历,最初只承认大陆“985”的41所大学,后增加到“211”的111所大学,如今承认音乐、艺术、电影院校)、“限量”(限制陆生赴台总量不超过台湾招生数的1%即2850名)、“限专业”(限制采认医学和涉及“国家安全”领域的专业)。“六不”分别为“不加分、不提供奖助学金、不影响招生名额、不允许校外打工、不可留台就业、不开放报考证照”。由此,在两岸关系特殊的场景中,使陆生跨越海峡赴台求学遭遇台湾各式政客人为设置的麻烦与困难。
一是遭遇政治歧视与政策不公。陆生的待遇不如欧美外国学生,即使成绩再优秀也领不到公立奖学金,不能打工,不能当研究助理,不能参加社会实践,当然更不能留在台湾工作。不少两岸年轻人相爱却难有收获,因为无法留下来。与在台读书的“侨生”与外籍生不同,陆生迄今为止仍无法纳入台湾健保。在新北市八仙粉爆事件中受伤的2名陆生的医疗费用遇到困难,突出了台湾歧视陆生的严重性。
二是承载两岸纠结。两岸不同制度、生活方式、价值观对陆生造成困扰。陆生与台湾同学、老师之间存有无形的隔阂与冷漠,部分台湾同学、老师面对陆生产生莫名的政治“优越感”及傲慢,部分陆生因为历史、政治的因素较难融入台湾的生活圈,双方有点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还有台湾劣质情治人员找到陆生进行间谍发展工作,造成陆生巨大心理阴影。
三是生活环境不顺不便。最初陆生到台湾办理移动电话卡、银行卡、购买交通工具都遇到种种麻烦,要求一堆担保手续。台湾规定20岁以后才能登记移动用户,需要办理担保手续。往返两岸不自由、不方便,费用很贵,陆生家长也不能轻易赴台看望小孩。
四是性价比不高。赴台求学的学费与香港相比不算贵,但因为没有奖学金、没有打工机会,在台读书的成本居高不下,很多陆生放弃在台深造的机会。同时由于多数台湾大学在大陆的知名度不高,台湾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东华大学等被大陆家长及用人单位怀疑为山寨版,闹出不少笑话,也使陆生毕业后就业相对困难,性价比相对较差。
陆生多种遭遇引起两岸各界的关注。台湾当局除了坚持限制采认大学医学学历、不能报考涉及台“国安”专业、不得留台工作之外,逐步放宽“三限六不”,陆生可以担任研究助理,可以报考公立大学本科,台湾多所大学透过募集企业资助为陆生提供部分奖学金。即使民进党人也已有人同意将陆生比照外籍生纳入健保,但陆生需支付六成,台方补助四成,陆生每月需要缴纳保费为749元台币(约150元人民币)。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公平,但赴台求学仍受到大陆学者与家长的追捧。台湾的教育制度不那么商业化,台大、政大、清华等大学享有国际知名度,很多专业具有竞争力,台湾还保存着中国文化中尊师重教的传统。不同于政客,台湾的老师对学生还保留着人文关怀,有着浓浓的人情味。台湾对陆生来说还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今年传来喜讯,约有4817名大陆学生报考台湾各类大学,创历史新高。反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获得大陆民众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大陆年轻人投身于两岸交流的潮流中,陆生赴台求学可谓络绎不绝。
笔者希望两岸有关方面,特别是台湾方面及时修改陆生政策,善待陆生,放弃歧视与不公,为其创造更具人文关怀的政策,细心呵护赴台求学的莘莘学子,为两岸和平发展增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