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台湾频道

见字如面,一封信穿越百年(两岸聚焦)

本报记者  孙立极
2017年02月09日08:2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汪毅夫介绍信的故事。
  本报记者 孙立极摄

  汪春源写给林朝栋的信(局部)。
  本报记者 孙立极摄

  “手此代面,恭请勋安……”一封120多年前的友人问候信,见字如面的不仅是写信与收信的两位先贤,更牵出一段两岸佳话。

  一个字道出年份

  大红信纸,字迹遒劲飘逸。写信人汪春源,1869年生,台南安平人,是台湾历史上最后一位进士。收信人林朝栋,1851年生于彰化县阿罩雾庄,为雾峰林家第六代,在台湾近代史上赫赫上有名。

  这封信的故事则缘起两位后人——全国台联会会长汪毅夫是汪春源的曾孙;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名誉理事长林光辉是林朝栋的曾孙。

  “我们见面时聊起,林、汪两家祖上来往密切,一定有亲戚关系。但是都讲不出来。我说,我要回去找找证据。”回到台湾之后,林光辉找到了这封信。

  信上日期不清晰,最初认为此信写于1902年。学者出身的汪毅夫做了一番考证,则认为写信日期应该是1893年。因为信的落款是“乡晚生禫 汪春源顿呈”,汪毅夫说,“禫的意思是脱掉丧服,一般刚脱掉时才会用这个字。”他介绍,1891年,曾祖父汪春源的母亲过世。按照当时的规定,须守孝3年。1892年壬辰年北京会试,汪春源就没有去。1894年,守孝期满,他才进京应试。

  “按照礼制,1893年,我曾祖父刚刚满孝,可以与朋友往来,也可以用红纸写信。”   

  两先贤意气相投

  让时光回到1893年。林朝栋40出头,正在福州。他在1884年开战的中法战争中崭露头角——因率领500乡勇助战有功,受到台湾巡抚刘铭传的赏识,成为刘铭传推动新政的有力助手。而20多岁的汪春源已展现才华,不到20岁便中举,此时准备进京应试、大展宏图。

  汪春源写自台湾的这封短信,内容平常:“久违风度,梦寐萦之。昨间晋谒,未获翦烛西窗,畅聆大教,怅甚歉甚……”“意思是说,曾经去看他,他不在家。于是写了一封信,表示很想念。”汪毅夫介绍。

  然而,一年之后,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两位先贤不约而同投身到抗日保台的运动中。寻常已成珍贵。

  1895年4月,战败的清廷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与澎湖割让日本。消息传出,举国震惊。正在京城准备考进士的汪春源,闻讯大恸,他与罗秀蕙、黄宗鼎、叶题雁、李清琦等在京台籍人士,联名向都察院上书,强调“无台地则不特沿海七省岌岌可危,即京畿亦不能高枕”;痛陈割让宝岛,台民“如赤子之失慈母,悲惨曷及”;表达将誓死抗日,“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这就是写入史册的“五人上书”。而这份奏书震动了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他奋笔写成“上今上皇帝书”,获十八省举人响应,1200多人连署,史称“公车上书”。

  同一时间,在台湾各地士绅支持下,时任台湾巡抚唐景嵩决定动员各方力量抵抗日军接收台湾,林朝栋的“栋军”是重要一支。不料,日军登陆,唐景嵩逃回大陆,日军10天即轻取台北城。林朝栋本决心浴血奋战到一兵一卒,却连闻噩耗,心灰意冷,最终离台西渡厦门。

  1895年后林朝栋与汪春源不愿回台,一度在大陆合伙做生意,1904年林朝栋病逝于上海。

  百年情再续前缘

  汪毅夫与林光辉相识不过10年,不仅在于曾祖父结下的前缘,还有彼此的相投。“我们很合得来,他好喝酒、豪爽,是性情中人。”汪毅夫说。

  汪毅夫还记得林光辉最早提起这封信的情景,“我说,你应该复印一份给我。”林光辉说,让他想想。没想到,林光辉想想后的答案是:“我把原件给你!”他的解释是,“正品对汪家更有意义。”

  看过很多曾祖父的资料,汪毅夫对汪春源的字迹很熟悉,拿到原件却是第一次。汪毅夫特别请一家博物馆精心复印了数封,分别赠送给家族中的兄弟姐妹。“我们兄弟姐妹很多,在大陆的、美国的、澳大利亚的,每人都给了一份。希望家族的东西,要保存下去。”

  这封寻常而珍贵的信,跨越120多年,把林汪两家的情分再次串联在一起。一封信的故事很小,不过,林光辉说:“这种小故事更能讲出两岸的血脉联结吧。”


  《 人民日报 》( 2017年02月09日 20 版)

(责编:刘洁妍、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