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台湾频道

花为媒 漳台合作结硕果

本报记者  柴逸扉  吴亚明
2018年11月20日04:3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图为第二十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现场。
  本报记者 柴逸扉摄

  “看,那个‘海峡20’的造型是用花朵摆出来的,姹紫嫣红,真是好看!”

  “对啊,我们来照张相吧!”

  ……

  两位女士所说的“海峡20”造型,正是第十届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第二十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简称“农博会·花博会”)上的一处标志性展览。11月18日,这场花团锦簇的活动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南花都开幕。

  作为全国第一个冠名“海峡两岸”的农业经贸盛会,“海峡”二字绝不是说说而已,也不是在展会上用花卉摆造型那么简单。它的背后,有着数不清的海峡两岸的交流故事,展现着割不断的“漳台情缘”。

  台企台商参展忙

  进入主大门,成片的一串红“点燃”了入口广场,巨型花篮里繁花泛彩,芳香满溢;迈入一号馆,来自海峡两岸20多个专业门类、2000多个品种的近7000盆(件)奇花异草争先亮相,沁脾馨香扑面而来。“今年的花博会,美得格外惊艳,也格外温情。”来自台湾的花艺师张滋佳由衷感叹。

  不只是张滋佳,其他的台商台企也都忙碌着农博会·花博会的活动。他们有的在布置摊位,有的在忙介绍,有的在补充物资,辛苦并快乐着。在漳浦台湾农创园展区,台湾钜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精心维护着现场的蝴蝶兰。错落有致的造型,五颜六色的搭配,让众多观众纷纷停下脚步,用相机将眼前的美景定格。

  为了让台湾元素在农博会·花博会上充分展现,2号展馆特设台湾展区,占地1500平方米,设有59个标准展位,展示了台湾高山乌龙茶、牛樟芝、咖啡等200多种台湾特色农副产品。

  据悉,本届农博会·花博会由农业农村部、国台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贸促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等20多个国家以及国内20多个省份和台湾地区的1200多家企业参展。

  三角梅牵起“漳台缘”

  “哇,那个孔雀开屏真好看,快来照相!”顺着声音,记者来到了入口广场一侧的“孔雀舞屏”大型花卉组景展区。在这里,银叶白、重瓣红等万余盆各色精品三角梅次第铺开,打造出两只孔雀王的“花羽盛装”,十分惊艳。

  “我种三角梅已经有40多年了,凭借这个爱好,我和大陆、和漳州的很多人都成了好朋友。这次一说可以来花博会,我和岛内不少三角梅种植者都很兴奋。很快我们就聚集了20多人,组团来漳州参加活动。”采访中,来自台湾嘉义的林继志告诉记者,到了花博会现场,他发现漳州的三角梅种植规模远远大过台湾,同时大陆的市场潜力也很大。而台湾的优势在于种植三角梅的技术和经验。“我们希望通过研讨交流,把更多的种植技术、培育情况告诉漳州的同行,让两岸种植者一起合作,把三角梅种得更好,卖得更多。”

  在本届农博会·花博会上,三角梅是不可错过的亮点。据统计,园区各处共有近百件三角梅花艺小品,一团团一簇簇迎风热烈绽放,用芬芳花香喜迎八方宾朋。同时,圆山文化中心(博物馆、艺术馆、规划展示馆)前的中央广场也同步举行三角梅展。

  据了解,漳州是我国三角梅主产区,在福建省三角梅产业中所占比重超过八成。目前,漳州市三角梅种植面积已达2万多亩,品种从单一传统品种增加到近300种;从业人员从不到1000人增加到3万多人,生产企业达1000多家。

  20载花博创双赢

  “这次展会我们重点是推销自己的百香果,这种黄色的百香果是改良品种,适合直接食用。种子和技术就是从台湾团队引进的。”余天水是天野农夫果蔬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说,自己在家乡和当地村民一起创业做水果种植,部分品种就是从在漳浦台湾农创园的台湾农业团队手上获得的。希望通过展会他们能拓宽销售渠道,生意更红火。

  余天水的经历,透露着漳台两地合作的紧密,透露着漳州花博会·农博会上丰富的台湾元素。这样的例子在漳州还有很多。

  据统计,农博会·花博会秉承“花开两岸、合作双赢”的办会宗旨,在过去的十九届展会里共吸引了2300多家台湾企业组团参展考察,9000多位台湾嘉宾及客商参展参会进行经贸洽谈和文化交流。

  随着花博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漳州先后设立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首个“海峡两岸新型农民交流培训基地”,成功吸引270多家台资农业企业入驻投资兴业,并累计培训漳台学员2199名。特别是设立在花博园里的漳州兰花(洋兰)培育中心,聚集了世华兰园、镇宇生物科技、泰吉农业、富圣科技、钜宝兰园等10多家台资花卉企业合作发展,建立起约20万平方米的玻璃温室。

  目前,漳州已累计引进台湾农业良种1800多种,其中大面积推广的有100多种,推广面积100多万亩;引进台湾各种先进农业加工设备8000多台(套)、农业种养加工技术900多项。

  (本报漳州11月19日电)

(责编:岳弘彬、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