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台湾频道>>新闻专题>>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征文

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征文选登

两岸姐妹是一家

2019年01月08日15:58 | 来源:人民网-台湾频道
小字号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人之相交,贵在知心。不管遭遇多少干扰阻碍,两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在电视上收看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这段讲话,不禁忆起2007年5月的一次电视采访,尽管那时台湾当局刚刚在两个月前发出“四要一不”的“台独”叫嚣,但是,两岸最具代表性的妇女团体还是排除重重干扰实现了首次会面……

那日,光好,能见度亦好。春天的京城本多风沙扬尘,上苍却仿佛在不经意间眷顾着我们的电视采访。上午活动结束得早,从位于西四的政协礼堂出来,便叫了摄像到菖蒲河公园拍小桥、花木,留作背景素材。五月的菖蒲河畔,一片新绿鹅黄。步上玲珑小巧的白石拱桥,但见两岸姹紫嫣红,犹如两道花的长廊。恍惚间,竟由眼前景象遥想至海峡两岸,联想到在政协礼堂刚刚拍到的那一幕——辜严倬云说:“很高兴第一次率台湾中华妇联总会组团来大陆访问。两岸姐妹是一家,两岸妇女姐妹都希望两岸和平、社会安定。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和平安宁中,两岸姐妹应该更多地交流与合作。”

哦,两岸姐妹是一家,姹紫嫣红并蒂花。难怪,面对着小河两岸生机盎然的带状花坛,会想到海峡两岸同胞姐妹的首次会面。那的确是首次会面,诚如翌日上午辜严倬云在人民大会堂所言:“此次两岸最具代表性的妇女团体正式会面,开启了两岸妇女交流接触的新局面,今后应常来常往,通过坦诚交换意见,共谋两岸妇女事业发展。”

辜严倬云一行是从2007年5月15日开始访问活动的,时为全国妇联华坤影视中心主任的我,负责全程拍摄与采访。辜严倬云自1992年开始担任台湾妇联会总干事,其实,她的身世与家事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佐证两岸姐妹血浓于水的悠悠同胞情。作为天津人,我知道她的父亲严叔夏1897年出生在天津,而她的祖父严复则从26岁到46岁在天津生活过二十年。洋务运动失败后,身在天津担任北洋水师总教习的严复,连续发表《救亡决论》《原强》等四篇著名文章,翻译出版《天演论》《国富论》等八部西方名著,在国人被物质至上、技术主义思潮遮蔽双眼,沉迷于洋务运动而无法实现真正的思想文化创新之际,严复则鞭辟入里地向国人指出器物层面的改良不足以战胜列强,唯有摈弃落伍的思维定式,从根本上提升人的科学精神,才有可能救亡图存。辜严倬云极为看重祖父对于民族文化的贡献,参观北京大学那天,她对接待者和记者说:“虽然此行日程安排很忙,但我一定要来北京大学看看。先祖父严复是北京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他提倡发展女性教育,提倡男女平等。现在北大是全世界的知名学府,我身为他的孙女,应该更加努力,才能配得上祖父的声誉。”拍着她在北大图书馆向严复塑像献花的一组镜头,想着严复的天津故事、北京故事和后人故事,自然便想到了两岸兄弟姐妹的血脉相通和文化相承。

在北京的那些日子,台湾妇联访问团还到香山碧云寺谒祭孙中山先生衣冠冢,到宋庆龄故居瞻仰参观,并走访了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校、北京植物园、曹雪芹故居。也正是在那前后,我还全程拍摄了来自台湾二十多所高等院校百名女大学生的游学活动,随同她们在中华女子学院、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大学、天安门广场、故宫、颐和园、卢沟桥、什刹海、长城参观游学。两岸姐妹在一起欢悦联欢、共绘长卷、开展“牵手未来,牵手希望”主题活动时的种种感人细节,至今仍犹在眼前。由此,也更加认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指出的光明之路:“两岸同胞要交流互鉴、对话包容”,“要秉持同胞情、同理心,以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化育后人,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文/ 阎晓明)

(本文为投稿作品,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责编:刘洁妍、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