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台湾频道

两岸携手助传承 传统艺术焕新颜

2019年05月30日10:04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原标题:两岸携手助传承 传统艺术焕新颜

  文化具有感染人心的强大力量,没有文化的兴盛,就没有民族的复兴。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两岸同胞共同的责任。多年来,在两岸同胞的携手推动下,南音、京剧和昆曲等传统艺术形式,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展现出新的面貌,被越来越多两岸民众喜爱,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两岸携手 南音得传承

  南音,发源于福建泉州,是保存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最丰富、最完整的乐种之一,因乐律、乐器、乐谱、演唱形式均保留了古乐遗制而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20世纪上半叶,南音是香港及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流行音乐。

  可这一传统艺术也遭遇过听众越来越少寡的尴尬。上世纪80年代末,来自台湾高雄的音乐老师洪金爱随团到访泉州,得知泉州南音发展的困境,便决定慷慨相助,承诺每年提供2万元人民币(当时约合10万元新台币),专门用于兴办中小学南音比赛,以便于在青少年中推广传承南音。连续3年的资助使南音比赛步入了正轨。如今,这项赛事坚持了整整30年,在比赛的促进作用下,泉州累计共有20多万名青少年学过南音。

  资料图:演员在演唱南音作品《百花图》。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只要有讲闽南话的地方就有南音,南音促进了两岸艺术家的交流,成为了两岸交流的精神纽带。2002年,嫁到台湾的泉州艺人王心心开创了“心心南管乐坊”并面向社会招生。同样,首位让唐诗宋词作为南音词源的台湾南管音乐老师、作曲家卓圣翔,一生都辗转大陆和台湾等地推广南音。

  在交流的基础上,两岸在合作发展南音文化方面有许多成果。比如,2006年,两岸学者首次合作编写出版了南音戏曲专著《两岸论弦管》。2013年,由两岸艺术家共同创作的交响南音《陈三五娘》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

  两岸交流 京剧结情缘

  京剧是国粹的典型代表,随着两岸戏曲文化界的持续交流,许多台湾观众爱上了京剧。1993年,国家京剧院代表团首次赴台演出,便场场爆满,轰动一时。此后,国家京剧院几乎每年率豪华阵容赴台演出。京剧名家于魁智说,多年的演出让他们和台湾观众成为朋友,每次来台都能见到很多老戏迷,最让他感动的是当地观众的热情和支持。

资料图: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右)和李胜素(左)在台北举行抵台记者会。图片来源:中新社

  同样与台湾结下不解之缘的还有京剧大师梅葆玖。梅葆玖一生尤其愿意多花精力促进两岸京剧艺术交流,也因此结下一段感人的两岸师徒情。梅葆玖的首位入门弟子魏海敏便来自台湾。1982年,当时已经在台湾小有名气的“全能旦角”魏海敏在香港看了一场梅葆玖的演出,被梅葆玖的表演深深震撼。之后经香港友人引荐,魏海敏与梅葆玖相识、拜师。自此,师徒两人联手为两岸京剧艺术的交流与共同进步努力。梅葆玖仙逝后,魏海敏心中感慨万分。“我和老师之间的师生缘,仿佛是两岸之间在隔绝又复通之后,传统文化艺术的血脉又接通了,是难得的、不可思议的。”她说,师父毕生的愿望之一,就是“让京剧文化的血脉,在两岸生生不息”。

  两岸互补 昆曲国际化

  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上世纪90年代,上海昆剧团赴台演出,由此开启两岸昆曲交流的大门。自此之后,两岸昆曲人相互扶持,互补有无,让昆曲逐渐从一个寂寞的剧种变得为民众所重视。

  两岸携手,让昆曲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焕发了新的生机。《牡丹亭》是昆曲中的经典剧目,而吸引大量年轻“粉丝”的青春版《牡丹亭》正是两岸昆曲界携手打造的经典作品。青春版《牡丹亭》由台湾作家白先勇制作,昆曲名家汪世瑜和张继青担任教学指导,当杜丽娘、柳梦梅以年轻姣好的面容在舞台上绽放光彩时,观众无不被其“抽象、写意、抒情、诗化”的昆曲美学所震撼,青春版《牡丹亭》一时间被年轻观众竞相追逐,在社会上掀起了一波文化热潮。

  资料图:校园传承版《牡丹亭·惊梦》剧照。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两岸昆曲人还共同推动了昆曲的国际化。昆曲《醉心花》就将莎士比亚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搬上了昆曲舞台。该剧来源于台湾制作人林恺的创意,并由台湾导演李小平和大陆编剧罗周创作,将莎翁的这部爱情经典作品融入传统昆曲语境之中,用中国的戏曲去表达全人类共通的对爱情的理解。在此之前,李小平和罗周曾联手打造了昆曲《我,哈姆莱特》。该剧受邀前往莎翁故乡英伦之岛演出,惊艳了英国观众。

  (编辑:陈昊文 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等综合整理)

(责编:刘洁妍、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