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台湾频道

台湾写真:池上秋收割稻忙 齐豫放歌染穗黄

2019年10月28日10:08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小字号
原标题:台湾写真:池上秋收割稻忙 齐豫放歌染穗黄

  中新社台东10月27日电 题:池上秋收割稻忙 齐豫放歌染穗黄

  中新社记者 安英昭 陈小愿

  每个人心里有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台湾作家三毛写下名句:“种桃、种李、种春风”。26日、27日两天下午,这首《梦田》的原唱歌者齐豫,在台湾台东池上乡稻田之畔悠扬放歌,诉说自己心中那一亩田、一个梦。

10月27日,齐豫在台湾台东县池上乡接受记者采访。<a target='_blank'  data-cke-saved-href='http://www.chinanews.com/' href='http://www.chinanews.com/'><p  align=

  10月27日,齐豫在台湾台东县池上乡接受记者采访。中新社记者 安英昭 摄

  “每个人都有一亩田,就是有无限的可能性。我的梦田里就种一种信念好了,相信自己,也相信这个世界。”齐豫27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自己虽然是第一次来池上,但这里的简朴和单纯已经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齐豫坦言,在池上唱《橄榄树》,就像找到自己的初心。“最简单、最单纯的东西,有时候是最深刻的。就像我们虽然要追寻,要努力,但永远不要忘记我们的初心和原点。”

  池上东临海岸山脉,西向中央山脉,传说因先民聚居在湖泊大坡池上方一带而得名。由于地壳挤压,该地区形成了海拔260余米的平原,加之土壤富含有机元素,上游又有天然溪水来灌溉,池上成了远近闻名的水稻产地,“池上米”“池上便当”也成为享誉台湾的品牌。

10月26日至27日,2019年“池上秋收稻穗艺术节”在台东县池上乡举行,歌手齐豫、陈建年在超过500公顷稻田中央的露天舞台献唱。图为10月26日,游客在池上稻田畔观光。<a target='_blank'  data-cke-saved-href='http://www.chinanews.com/' href='http://www.chinanews.com/'><p  align=

  10月26日至27日,2019年“池上秋收稻穗艺术节”在台东县池上乡举行,歌手齐豫、陈建年在超过500公顷稻田中央的露天舞台献唱。图为10月26日,游客在池上稻田畔观光。中新社记者 安英昭 摄

  霜降过后,池上1680公顷的稻田,已陆续由绿变黄。从《梦田》开始,以《一条日光大道》做结,齐豫用12首歌将2019年“池上秋收稻穗艺术节”推向最高潮。

  该艺术节2009年由台湾好基金会创办,主打田园风光融合人文艺术的理念,邀请艺术家在稻田中央的露天舞台表演,张惠妹、伍佰、云门舞集都曾在此登台。随着艺术节名声日益响亮,池上逐渐开发出更多符合农村节气的特色活动,如“春耕野餐节”“夏耘米之飨宴”“池上冬藏”等,一年四季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与艺术家。

  2014年,台湾好基金会推出“池上艺术村”计划,邀请各领域艺术家驻村创作,画家、诗人蒋勋成为首位驻村艺术家。2018年,蒋勋再次来到池上,感慨地说:“池上教会了我两件事,一个是自然秩序,一个是土地伦理。”

  2017年,一栋已有60多年历史的老谷仓被改造成颇具创意的“谷仓艺术馆”。步入馆中,蒋勋的油画格外显眼,一如其名——《山醒来了》。数十幅书画作品和数件装置艺术品亦与谷仓融为一体,成为池上的新艺术地标。

  谷仓的捐赠者、池上乡文化艺术协会理事长梁正贤对记者说,过去人们一提到池上,不约而同地想到稻米。池上米产量有限,每年两季稻只能产出约13000吨白米,在台湾尚供不应求,出口仅占1.8%左右。池上在籍乡民只有8000多人,常住人口不过4000多人,但仅靠水稻一项产业,产值就可达6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米制品达3.6亿元。

  梁正贤表示,近年来艺术文化元素的引入对池上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在观光业和服务业发展得到极大促进的同时,许多驻村艺术家也常到当地中小学开设艺术类课程。“如今的池上不只有米文化,也有艺术文化。希望游客不是只来旅行,而是来这里生活,与当地的乡民交朋友。”

  台湾好基金会执行长李应平告诉记者,每年艺术节的时间并不固定,都会安排在当年水稻秋收前的一两天。“今天演出一结束,明天各家农户就开始收割稻谷,之后就会在田里种满花来保持土地养分。冬藏时再到池上,这里又会是油菜花田的世界。”(完)

(责编:刘洁妍、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