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澎湖列島已是夏日炎炎。在白沙鄉通梁村保安宮前廣場,卻有一大片厚密的林蔭處,有人在下棋喝茶,有人在拍照留念……如不是當地向導介紹,很難相信這片林蔭全部來自於同一棵樹的枝干。
相傳300多年前有一廈門的商船遇大風浪沉沒於通梁近海,船上不少物資漂流到通梁岸邊,其中一株榕樹苗為通梁鄭姓(通梁最大姓氏)人氏拾起,隨手栽植於保安宮前。沒想到這株榕樹落土生根,繁茂生衍,茲長出近百條氣根錯綜盤節。當地人並於樹旁捐款蓋廟宇——保安宮,宮內奉祀康府王爺。
靠近保安宮的樹頭,張燈結彩,並立有講述古樹緣起的碑刻。為了和300多年的老樹頭合影,沾沾福氣並求庇佑,不時有游客在排隊等候。
樹下設有石椅供游客及當地居民聊天休憩,其旁為一排販賣特產及飲食之商家。如果你走累了,不防在樹下歇歇腳,看當地居民下棋,或者干脆把草帽蓋在臉上,躺在樹蔭裡睡上一會兒。等黃昏時,散步到附近碼頭,從堤防上遠眺落日余暉下的跨海大橋,別有一番景致。(人民網採訪團隊:劉鵬、趙艷紅、仝宗莉、李智勇於台灣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