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拗“台灣不缺電”,究竟打了誰的臉?
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束,民進黨將繼續執政,能源議題成為關注焦點。台灣媒體報道,民進黨政客日前提到能源政策時稱“台灣不缺電”,還說節能比開發新電源更優先。民眾質疑,尊重事實有這麼難嗎,要節電不就是因為缺電壓力山大?
過去8年民進黨當局執政,其作為與民眾期待之落差不可以道裡計。如今民進黨主導的台灣“2025非核家園”目標進入實施倒計時,多名主事官員頻繁強調“供電無虞”。現實情況果真如此?
進退兩難
民進黨政客的言論引來島內網民群嘲:“當然不缺電,只是會跳電而已。”“‘台灣不缺電’,可以用愛發電。”還有人改寫古詩稱:“才下眉頭,‘缺’上心頭”。
民眾之所以如此不給面子,因為事實就擺在那裡。過去幾年全台各地大小停電不斷。據報道,高雄市去年5月和11月發生多次大規模停電。2022年3月,島內突發大規模無預警停電,總停電戶數約549萬戶。電力供應不穩成頑疾,受到各界高度關注。台灣《聯合報》刊發社論指出,民進黨當局表態避重就輕,回避缺電事實。台灣電力公司(以下簡稱“台電”)債台高筑,更讓這種謊言不攻自破。
台電截至2023年底累計虧損達3820億元(新台幣,下同)。台經濟部門給出的理由是受到輸入性通脹和物價上漲影響。島內學者對此並不認同。台灣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受訪時認為,如今國際能源價格已經回跌,虧損還那麼大,主要跟民進黨堅持 “2025非核家園”這一躁進的能源政策有關。“非核家園”要求在2025年不再使用核能,並達到再生能源20%、天然氣50%及燃煤30%的能源發電配比目標。
葉宗洸認為,台電發電成本飆漲,比例過高的火力發電是主因。作為對比,不能不提核電的成本優勢。過去數部核電機組都正常運轉時,每年供電超過400億千瓦時,當時的成本每千瓦時僅1元。可民進黨為了配合“2025非核家園”,在綠色能源跟不上的情況下,隻能不斷提高火力發電佔比。結果就是,台灣電價根本無法反映不斷上漲的發電成本。巨虧的台電也是有苦說不出。
如果不大幅調高電價,龐大的財務黑洞單靠民進黨當局預算根本無力填補,台電隻有走上破產一途﹔而要完全反映成本,電價至少漲五到六成,勢必帶動物價跟漲,民意強烈反彈自在預料之中。面對台電這個燙手山芋,民進黨當局也陷入兩難。
視而不見
台灣的核電建設起步很早,價格低廉且供應穩定,多年來為島內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民進黨對此視而不見,上台后一心廢核。有島內政治觀察人士對記者表示,民進黨在“黨綱”裡面有兩樣東西不能動,一個是政治上的“台獨”神主牌,另一個就是能源上的反核神主牌。當局現任領導人蔡英文曾主導“廢核大游行”,高喊“核電歸零”。台電最早於1978年首次提議建設第四座核電廠。但在民進黨的強力杯葛甚至絕食抗議下,該項目歷經多次停建、復建、延期,最終被“封存停工”。
有台媒刊文認為,廢核代價太高,且隨著日后核電機組不斷減少,發電成本將不斷增加,電價隻會越來越貴。這恰恰是民進黨當局不願意告訴民眾的事實。當局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即綠電。可選舉時畫下的“綠能大餅”,發展規模遠低於民進黨和外界預期。台灣綠電從2016年4.8%僅增加到2022年的8.3%。在這過程中,還衍生出政商勾結、犧牲農地、漁獲減少等后遺症。
新年伊始,台灣多家主流媒體刊發評論,呼吁民進黨當局檢討、調整現行能源政策。作為回應,民進黨政客祭出“節能優先”的擋箭牌。但民眾是有記憶的。此前,蔡英文當局就曾在夏季用電高峰推出過“公務員關空調”運動。在酷熱的夏季為了節能的姿態而無視基層公職人員揮汗如雨,自然遭到集體抗議,最后不了了之。
事實就是,“非核”、減碳和電力穩定、廉價,目前在島內難以兼顧實現。多名台灣學者明確指出,2025年如按當前目標硬要實現“非核家園”,台灣的缺電危機隻會更嚴重。有輿論則直接批評,做不到就是做不到,“非核”目標“跳票”即將成為事實。
望而卻步
據報道,民進黨當局將於3月舉行電價審議會議。台電近日發表的聲明也暗示,電價上漲已勢在必行。有網民吐槽批評稱,“不是說不會缺電嗎?為何還漲電價?選前一套,選后又一套!”
中國國民黨“立委”謝衣鳳表示,調漲電價,到時工業用電成本上升轉嫁到民生產業,電價、物價齊漲才是民眾最關心的。該如何解決“漲聲一片”對民生的沖擊?硬拗“不缺電”的民進黨政客沒有給出答案。
民生沖擊外,錯亂的能源政策還給島內的長遠發展帶來更大隱憂。2022年“九合一”選舉時,高雄、桃園的民進黨籍候選人瘋狂鼓吹台積電要在當地布局建廠。且不論其他,單是半導體產業所需的量級龐大、持續穩定的電力供應,民進黨當局就完全無法保障。相關統計顯示,台積電停電1小時,便可能造成約90億元的損失。
沒有穩定的電力供應,不光台積電無法擴廠,原本有意赴台投資的外商外企也望而卻步。近期一份調查顯示,“發電穩定”“綠能進度落后”都是令外商擔憂的重要因素。台《經濟日報》近日一篇專欄文章直指,“非核家園”魔笛吹奏,成為現今台灣經濟增長的“緊箍咒”。台灣地區去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粗估僅1.42%。台媒表示,2024年經濟狀況若能回溫,首要工作是確保今夏的供電穩定。
6月至9月的夏季用電高峰很快臨近。電價何時漲,用電咋補缺,又要讓台上的民進黨當局一個頭兩個大。有人問,繼續執政的民進黨,能承擔就職到任后短期內就遭遇大停電的風險嗎?估計沒人敢打保票。當然,民進黨上台執政以來,早就虱子多了不怕咬。除了供電不足,島內近些年接連出現缺蛋、缺藥、缺水、缺地、缺人力等一系列問題。硬拗“台灣不缺電”不是第一次,肯定也不會是最后一次。有島內民眾無奈地告訴記者,沒有完成下架民進黨的目標,大家也隻能共同承擔這樣的結局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