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台獨”是絕路,“跪美”無出路(日月談)

王 平
2025年08月21日08:3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22
小字號

  美國公布對台征收20%關稅的次日,民進黨當局被迫說出真相,該稅率還要疊加在原有稅率之上,台灣產業將承受的是災難性的“20%+N”稅率。一直宣稱“台美關系史上最好”的民進黨當局,用盡“未談先跪”“主動進貢”等搖尾乞憐招數后,換來的卻是比美國絕大多數貿易伙伴都高的關稅。這記響亮的耳光,再次揭示“台獨”是絕路、“跪美”無出路的真相。

  一般而言,談判是雙方各出籌碼博弈對抗的過程。但民進黨當局為“倚美謀獨”,對美奴顏婢膝一味逢迎。在美國威脅對台征收高關稅后,賴清德當局立馬“滑跪”,不但逼迫台積電在美擴大投資,還主動承諾2025年對美採購額突破2500億美元,單方面開放含瘦肉精美牛內臟、轉基因食品進口,並許諾對美國汽車、農產品實施零關稅,等等。

  還沒開始談,就把所有籌碼雙手奉上,無條件投降,民進黨當局大約是寄望以這“忠心耿耿”的表現感動美國,換來格外開恩。殘酷的事實是,願望沒達成,隻換到了變本加厲。日韓等台灣產品的主要競爭對手,以強硬態度爭取到美國15%關稅,而秒跪輸誠的民進黨當局,卻得到了20%稅率的最差待遇,且人家的15%不疊加原有稅率,台灣的20%卻還要加個“N”。

  民進黨當局也派出代表裝模作樣“談判”,但宣稱因與美國簽署保密協議,過程不能對島內民眾公開。其他經濟體與美國關稅談判都公開透明,為何台灣有這全球獨一份的保密協議?個中原因,顯然是因為談判全無成效,過程十分丟臉,結果太過難看,民進黨當局不敢讓島內民眾知道細節,想靠黑箱作業瞞天過海。

  紙包不住火,“20%+N”的結果,對島內產業的沖擊不啻地震海嘯。島內紡織、石化、鋼鐵、機床行業首當其沖,成了“四大慘業”。僅以機床行業為例,稅率疊加后至24.7%。相較日韓15%的關稅,加上新台幣升值影響,與日韓產品的價格競爭力差距已擴大至20%,還要怎麼競爭?難怪業者稱之為“40年來最慘烈的淘汰戰”。

  而民進黨當局的“補救”措施,竟是被打了左臉再送上右臉,把敗家媚美進行到底,稱關稅稅率“還可以談”,可能會加碼對美投資4000億美元。4000億美元相當於台灣年度GDP的一半,民進黨當局面對“洋大人”巨額勒索,真是毫不吝嗇,花台灣民眾的血汗錢,不帶半分猶豫。

  從“凱子軍購”到“萊豬萊牛”,從台積電赴美且被要求加碼投資,到大幅開放美國產品入台,民進黨當局長期任美國予取予求,換到了什麼?換來的不過是口惠而實不至的“挺台”虛言,是“炸毀台積電”的惡意,是“以台制華”的棋子地位和用過即丟的棄子風險。此次美國對台甩關稅大耳光,延續的不過是台美互動的一貫邏輯,隻不過劇情更炸裂,連過去虛情假意的掩飾都沒了。

  事實一再証明,民進黨當局想當美國“盟友”,不過是自作多情、一廂情願。但民進黨官員還在嘴硬稱“疑美論”是“不存在也不應該被討論的議題”,妄圖向島內媒體下“禁口令”。事實是,連美國媒體也說“美方代表正像擠檸檬一樣壓榨台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台灣這顆檸檬之所以特別好擠,正因民進黨當局執著於“倚美謀獨”,只能仰人鼻息、任人宰割,而美國向來隻顧美國利益,何曾正視台灣利益?

  真正把台灣利益放心上的,隻有祖國大陸。面對外部風險和不確定性上升,台灣本可以通過加強兩岸經濟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增強抵御風險能力,甚至增加在對美經貿談判中的籌碼。但民進黨當局走不出“台獨”魔障且一葉障目,無視中美關系改善勢頭,干的全是挑舋大陸、阻擋交流、掏空台灣、出賣產業、引狼入室、開門揖盜的勾當,自以為這麼干就能博得美方歡心,真是無智又可悲!

  在美國對台灣不斷吃干榨淨的大背景下,民進黨當局不思改善兩岸關系、加強兩岸合作,反而去走“反中抗中”“倚外謀獨”的絕路死路,隻會被現實一再打臉,給台灣帶去深重災難,令自己被台灣同胞所唾棄。

(責編:劉潔妍、劉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