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台湾频道>>新闻专题>>“慢”游花东

高清:会说话的建筑 积底蕴的丰碑——兰阳博物馆看宜兰古今

来源:人民网-台湾频道  2013年11月21日15:45

远看兰阳博物馆(滕力摄)
远看兰阳博物馆(滕力摄)
下一页

    宜兰地处兰阳平原,蕴藏了丰富的自然环境及人文风貌。生态多样、族群多元、人民纯厚热情、文化活力充沛,累积起深厚的在地能量,可以说“宜兰就是一座博物馆”。兰阳博物馆长期以来推动此理念,扮演认识宜兰的“窗口”,藉由研究典藏、展示教育及观光休闲等功能,全方位的整合宜兰的在地资源,推展全县的博物馆运动,使宜兰这一座博物馆永续发展,生生不息。

    兰阳博物馆的所在地,曾是清代乌石港的旧址。过去本地樯桅林立、蓬舟繁密如星,不仅运载了宜兰人所需的生活物资,更是与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19世纪晚期,洪水改变了宜兰河河道的走向,乌石港也因此淤积、没落,一方池水也成为虫鱼鸟兽的乐园。百多年后,兰阳博物馆选择在此建馆,对于人文与历史,均继承和开启了新的宜兰文化里程碑。

    兰阳博物馆的建筑与众不同,其建筑构思源自于在地的自然元素。建筑师姚仁喜先生撷取东北角海岸一带常见的单面山形式,形塑一座巨石量体,让建筑与自然大地互相融合。远看像是一颗大乌石,走近瞧瞧则别有洞天。斜角20度延伸的人工单面山与龟山岛呼应,最吸引人之处在于实体与玻璃量体的交错,跨距27公尺的无梁柱挑高大厅,大量引入自然天光。兰阳博物馆建筑就是一个与大地共生的有机建筑体,被国际知名建筑评审盛赞是“会说话的建筑”。

    博物馆的馆徽也是独具特色的。宜兰之名来自于“噶玛兰”一词,此为千百年来在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埔族人,正是他们成就了兰阳平原多元族群关系的文化基底。因此兰阳博物馆选择传统的噶玛兰族人形木雕图腾形式,设计成为博物馆的馆徽。

    博物馆的常设展主题结合建筑的特色,分为四层楼设计——序展、山之层、平原层、海之层、时光廊,以展现宜兰整体的地理环境、人文轨迹,延伸出观众广大的想象空间,悠闲地享受知性的旅程,必将会带来心灵的全新体验。(人民网采访团队:罗华、肖红、滕力、刘青、刘洁妍于台湾报道)

 

    交通小贴士:

    台铁——搭乘台铁(北回线)至头城火车站→转搭计程车→即可到达兰阳博物馆

 

【1】【2】【3】【4】【5】【6】【7】【8】【9】【10】【11】

分享到:
(责编:武红利(实习)、郑青亭)

 图片新闻排行榜

  1. 1福州闽侯发生恶性撞人事件
  2. 2四川14岁怪病男孩 “穿”保鲜…
  3. 3台北警方强制驱离反核民众 冲突…
  4. 4英国“半头”男子成功修复头颅
  5. 5世界最胖女人38岁收获21岁男…
  6. 6浙江:严打“伪基站”犯罪产业链
  7. 7北京郁金香花展 游客连踩带摘
  8. 8孙中山巨幅画像亮相天安门广场
  9. 9武汉双层公交撞上铁路桥限高架 …
  10. 10英一母亲靠生孩子每年赚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