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台湾频道

纠正被扭曲的历史——反殖民与台湾光复图文展侧记

本报记者 孙立极文/图
2017年05月08日18:3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反殖民与台湾光复——日据时期历史图文展”在台中东海大学举行。

  4月24日,台中市。东海大学社会科学院中庭广场挂了近百幅图文,这是“反殖民与台湾光复——日据时期历史图文展”的第十五站。

  由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共同主办的“反殖民与台湾光复”图文展,以丰富史料展现了从1895年台湾被迫割日,台人武装抗日、文化抗日,台人参加全民抗战到1945年台湾光复,详细介绍了台湾人民抗日史。

  把歪曲的历史纠正过来

  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主席蓝博洲是策展人。他介绍,展览2015年11月自苗栗开始,一年半时间,已先后在新竹、花莲、嘉义、台北、彰化等地展出14场。蓝博洲表示,展览目的正是针对在台湾当下,沸沸扬扬的“日本殖民有功论”以及对教科书的种种修改,“我们希望观众看了后,能对台湾日据50年有初步的认识”。

  开幕海报特别选取曾居于东海大学附近的作家杨逵1982年的自述:“对我们而言,噍吧哖事件是对抗日本迫害的民族运动,参加的都是民族烈士,而日本人竟把他们当做匪徒……因此我才理解到有些历史之不可靠,有些法律之不公道……我决心要做一个小说作者,把这些被歪曲的历史纠正过来。”

  开幕座谈会上,东海大学教授赵刚则举例,他有一次经过台北芝山岩,才知道发生在“皇民化”运动初期的“芝山岩事件”。当时日本人调来6位老师教台湾人日语,结果6人被抗日人士杀了。维基百科的解释是,“六氏先生”遭土匪杀害。赵刚说,杀人恰当与否道德上可以讨论,但他们是政治意义上的反抗者,不是劫财劫色的土匪,却是可以分辨的。“名词关系我们的记忆,决定我们是谁。如果之前反抗日本的人都变成了土匪,你就没办法对殖民统治进行清算。”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同样是名词的变化,诗人钟乔认为,从上个世纪90年代李登辉执政时,把“日据”改成“日治”,“这是一个关键性的事情”。因为“日治”隐含着“殖民有功论”,最近关于日籍工程师八田与一对台湾的贡献论,都是在这个思维下衍生的。

  赵刚介绍,他的学生写论文用了“日治”。赵刚建议他:“如果用‘日据’有困扰,可改为‘日殖时期’。能不能用一个中性词语?”结果学生还是放弃了。因为一个词便讲出你的倾向,即使用“日殖”,也知道你本来想用“日据”,可能这份工作就不找你了。“语言已经不是中性了。”

  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常务理事萧开平认为,殖民统治“不让你用自己的语言,不让你读你想要读的系”。他说,早年台湾优秀的人才都去读医,是因为日据时期台湾人不能读政治、法律等人文专业。

  赵刚表示,日本人或许为台湾带来了现代化,但日本非常刻意地不让台湾人进入现代性。他介绍,1911年梁启超到台湾来与知识分子座谈。当时台湾知识分子非常兴奋,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过计划、主义、思想等现代性思想名词。“日本人让台湾最高级的知识分子去学医,而能够让心灵独立自主的东西,日本人是不给你的”。

  蓝博洲更认为,现代化也不是日本人主动给台湾的。“老一辈讲,你不能说,小偷来偷东西,把梯子留在你家,你就要感谢小偷的梯子吧”。

  还下一代真实的历史

  日据时期作家及社会活动家叶荣钟之子叶蔚南举了波多黎各的例子。他说,1898年美国和西班牙战争后,波多黎各变成美国的属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因为需要大量征兵,美国国会特别立法,让波多黎各人变成美国公民。叶蔚南说:“这和当初日本推动‘皇民化运动’一模一样……你被日本人征到中国大陆去杀自己的同胞,这是多凄惨的事情。如我父亲说,有时你需要忍泪欢呼。”

  萧开平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站在这里,恢复我们的历史。把展览一场场办下去,还下一代真实的历史。”

(责编:刘洁妍、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