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專訪台灣學者歐麗娟:用中華傳統文化照亮現代心靈

2017年09月04日08:16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中華傳統文化蘊含很深厚的力量,這種力量可以幫助現在不少浮躁、茫然的人們找到支點,幫助他們更宏大地了解存在的意義,而不只是漂浮在眼前的某個時刻。”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歐麗娟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近日,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歐麗娟在北京接受<a target='_blank'  data-cke-saved-href='http://www.chinanews.com/'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記者專訪,談及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等話題。圖為9月2日歐麗娟在北京大學。<a target='_blank'  data-cke-saved-href='http://www.chinanews.com/'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記者 張曉曦 攝

近日,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歐麗娟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談及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等話題。圖為9月2日歐麗娟在北京大學。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攝

9月2日,歐麗娟首次來到北京大學,進行了2小時、題為“一夢紅樓二百秋——《紅樓夢》我們該怎麼讀?”的演講,上百位年輕學子參加活動,結束后掌聲經久不息。

歐麗娟因台灣大學在網上開設的《紅樓夢》公開課被大陸不少“紅迷”、文學愛好者所熟知。《紅樓夢》公開課常年佔據大陸優酷、網易等網站熱門節目榜,歐麗娟也因其“不笑,不哭,也不痛罵,而只是理解”的解讀風格,受到年輕人的關注和喜愛。

“當我的課程對不少網友、尤其是大陸的年輕人產生幫助,這讓我受寵若驚,他們的回饋也讓我非常感動、感恩。”在歐麗娟看來,課程的分享,不只是學術的交流,更是講解人性,為人們提供本質的支持和關懷。

近日,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歐麗娟在北京接受<a target='_blank'  data-cke-saved-href='http://www.chinanews.com/'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記者專訪,談及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等話題。圖為9月2日歐麗娟在北京大學進行“一夢紅樓二百秋——《紅樓夢》我們該怎麼讀?”演講的現場。<a target='_blank'  data-cke-saved-href='http://www.chinanews.com/'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記者 張曉曦 攝

近日,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歐麗娟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談及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等話題。圖為9月2日歐麗娟在北京大學進行“一夢紅樓二百秋——《紅樓夢》我們該怎麼讀?”演講的現場。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攝

“‘學術即人格’,”歐麗娟說,“我做人和講課也是這樣,會有一些對人性的思考分享給別人,包括面對困難要做出怎樣的努力等,我想這也是人文科學的本質。”

歐麗娟認為,自己的研究領域《紅樓夢》、唐詩等都是中華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學,這些作品讓她了解人性,看到生命中更美好的風景,中華傳統文化蘊藏著深厚的力量。

“任何一個民族文化,一定要建立在過去的基礎上,才有更大的力量往前走,舉世皆然。”歐麗娟說,中華民族經歷過巨大的歷史變革,傳統文化、文學曾一度被斷裂、忽視,但一個民族文化要走得遠、走得長,一定要從自身的文化傳統中找到方向。如今在物質上已有足夠之力,恰好是重新挖掘傳統、把握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契機。

“我發現,大陸有一批年輕人在很努力、很用功地做事、尋求自身的成長,台灣的年輕人也有一些喜歡我的課程,認為會得到心靈上的支持。”歐麗娟說,希望貢獻像《紅樓夢》公開課這樣的課程,“給這些希望前進的年輕人”。

在解讀《紅樓夢》等作品時,歐麗娟常會用到西方的社會學、人類學等理論,幫助她嚴謹、理性、客觀地看問題。“但這是有主次之分的。”她強調,“在用西方理論去解讀的同時,一定要立足於傳統的文本、內容,隻有在對原本的內容有全面把握的基礎上,才能使用更合適的理論工具。”

談及台當局可能將修改高中課綱、減少文言文比例一事,歐麗娟表示,台灣有很好的中華傳統文化根基,文言文更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精致文化的代表。她認為,一個社會隻有擁有精致的語言,才會有精致的思想,文言文就屬於這種精致語言。如果高中課綱中的文言文比例減少,是不利於文化向深化、精致化方向發展的。“失去這樣一個寶藏,我認為是很可惜的。”(記者 張曉曦)

(責編:趙嘉偉(實習生)、常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