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難忘“鄉愁” 著名詩人余光中病逝

2017年12月14日16:13 | 來源:人民網-台灣頻道
小字號

余光中。圖片來源:台灣《聯合報》資料照

人民網訊 綜合台媒報道,著名詩人余光中今日病逝,享壽90歲(虛歲)。

今年10月,余光中慶祝90大壽,當日他以歐陽修的絕句“再至汝陰”抒發心情,“黃栗留鳴桑椹美,紫櫻桃熟麥風涼。朱輪昔愧無遺愛,白首重來似故鄉”。由台灣中山大學為余光中舉辦的、預祝九十大壽的慶生會,成了他最后在鏡頭前的身影。

“右手寫詩,左手寫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於南京,1950年隨家人遷居台灣。曾任台北師大、政大外文系教授,1974年至1985年在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任教。1985年后定居高雄,在中山大學任教,去年退休。

余光中擅詩、散文、評論、翻譯,他馳騁文壇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為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優秀翻譯家。其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詩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散文集)及《分水嶺上:余光中評論文集》(評論集)等。

梁實秋曾評說:“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他一生所獲榮譽無數,包括香港中文大學、台灣政治大學、中山大學、澳門大學榮譽博士等。

余光中與妻子范我存今年10月23日慶祝九十大壽。圖片來源:台灣《聯合報》資料照

與妻結婚61年 相知相惜互信互補

據中新網引述台媒報道,詩人余光中與妻子范我存結婚61年,去年慶祝鑽石婚,兩人相知相惜,互信互補。詩人對美滿婚姻的心得為: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夫妻相處是靠妥協。

聯合新聞網的報道稱,范我存小名“咪咪”,兩人結婚61年,夫妻幾乎沒吵過什麼架。范我存曾表示,因為彼此的興趣、價值觀差不多。兩人都是童年逃難,歷經戰亂。也許是經歷過那一代日子,對很多東西都比較珍惜。

余光中曾表示,結婚的理想是追求幸福,是妥協的藝術,各讓一步。夫妻曾為十幾對新人福証,他總會准備一本英國劇作家王爾德的喜劇中譯本“理想丈夫”,勉新人相互體諒,白頭偕老。

熱愛生命 90高齡筆耕不輟

“隻要對生命保持敏感,題材就不會匱乏﹔隻要對語言保持敏銳,文字就不會粗糙。”余光中如是說。

多年來,余光中筆耕不輟,在華文世界已出版著作近百種。台灣九歌出版社總編輯陳素芳與余光中相交逾40年,他表示,余光中兩年前在家中摔倒,即使身體大不如前,但仍持續創作。今年,余光中重出《英美現代詩選》與《守夜人》兩本書,大量增加新作或改動年輕時的詩作,顯示出他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

資料圖:余光中。中新社記者 王中舉 攝

一首《鄉愁》 一份情懷 

1971年,思鄉情切的余光中,在台北廈門街的舊居裡寫下《鄉愁》。一首《鄉愁》,傳誦至今,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40多年來,這首詩在海內外華人間被廣為傳誦。

1992年,余光中首次應邀回大陸。“40多年過去,故鄉變了。文化的鄉愁是永遠解不了。”他說。

20余年來,余光中回大陸60余次,到了山東、湖南、湖北等很多“小時候都沒去過的地方”,寫了許多關於返鄉的詩。曾獲頒20多所大學客座教授,並任北京大學與澳門大學駐校作家。

今天,讓我們再讀一次他的代表作《鄉愁》,緬懷余光中先生!

余光中-《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一頭

大陸在那頭 

(綜合中國新聞網、新華網、台灣“中央社”、《聯合報》)

(責編:劉潔妍、常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