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抗日英魂何處歸(觀滄海)

蘆  樵
2018年02月01日04:5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近日,台灣有民間團體提議發起“公投”,將原日據時期的“總督府”、現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辦公大樓改為“台灣抗日英烈紀念館”。人們此時方才想起,反抗日本侵略和殖民統治壯舉可歌可泣的台灣抗日英烈們,迄今在台灣還沒有一座像樣的紀念碑或紀念館。

  歷史的記憶,需要借助特定的形式傳承。無論是抗日英烈,還是被殖民者屠殺的台灣同胞,或是被日軍強征的青壯年和慰安婦,這些本應被台灣銘記的歷史如今卻都難覓蹤跡。紀念形式的匱乏揭示了一個沉重的現實,日據時期的悲慘記憶和抗日事跡正在被台灣當局淡化。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日本水利工程師八田與一卻被高調紀念,不僅立了銅像,更建了紀念園區供民眾瞻仰。一冷一熱,反映了在當今台灣社會被扭曲的歷史認知——美化日本殖民統治。

  在現代人類社會的諸多共識中,殖民主義違反公理和人權,應該是沒有爭議的。即使是在那些老牌殖民國家,也少有人敢公開粉飾殖民主義,遭受過殖民統治的人民更是對殖民主義深惡痛絕。而在台灣這樣一個深受殖民統治之害的地方,近些年卻有一群人堅持以各種方式美化日本殖民統治,甚至動用政府的力量去推動,既荒謬又罕見。

  究其原因,“去中國化”爾!1946年,“台灣光復致敬團”到西安拜謁黃帝陵時稱:“應知台胞在過去50年中不斷向日本帝國主義斗爭,壯烈犧牲,前仆后繼,所為何來?簡言之,為民族主義也。” “台獨”勢力興起后,“戀殖情結”沉渣泛起。台灣抗日英烈們所代表的“民族主義”精神,形同“台獨”勢力的眼中釘、肉中刺。日本殖民者的殘暴和抗日英烈們的英勇既然無法否認,就干脆抵制或冷處理,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韙“美化殖民”,以期混淆認知,逐步“去中國化”。

  不過,讓“台獨”勢力沮喪的是,中華文化的凝聚力遠比他們想象得堅韌。台灣人民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在各類民調中仍然佔據絕對優勢﹔民進黨當局機關極力“去中國化”,卻擋不住兩岸越來越頻繁的經貿文化交流,擋不住大陸優秀歷史劇風靡台灣,也擋不住年輕人到大陸追逐夢想。

  把蔡英文辦公大樓改為“台灣抗日英烈紀念館”的“公投”提議一出,即引起台灣社會討論。可見,即使“公投”目的最終未能達成,也能讓台灣社會再次正視這一被當局刻意淡化的歷史。今日台灣各界熱衷講“轉型正義”,須使台灣民眾認識到,反擊“美化殖民”,還抗日英烈和殖民受難者以公道,才是當今台灣最大的“正義”。


  《 人民日報 》( 2018年02月01日 20 版)

(責編:馮粒、常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