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漫畫IP改拍電視劇

台灣不隻有《流星花園》(看台灣)

本報記者 張盼
2018年06月09日09:0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圖為《流星花園》劇照。
  (資料圖片)

  圖為漫畫《北城百畫帖》。
  (資料圖片)

  說起台灣以漫畫IP(知識產權)拍成真人電視劇的典范,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會是根據日本漫畫《花樣男子》翻拍的偶像劇《流星花園》。該劇風行亞洲,更有“偶像劇鼻祖”的美譽。 

  據台媒梳理,漫畫作品被拍成真人電視劇,在台灣並不罕見,但以前翻拍對象多為日本人氣漫畫IP。但隨著今年2部台灣漫畫作品相繼在台北書展期間宣布影視化,外界對台灣漫畫的可能性充滿期待。

  “跨界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漫畫IP拍成真人電視劇在日韓已多有先例,比如知名偶像劇《惡作劇之吻》便來自日本漫畫《淘氣小親親》。1996年,日本將其拍成電視劇后紅到台灣﹔多年后,台灣翻拍該漫畫同樣大熱,更拍攝續集《惡作劇之吻2》。而知名韓劇《浪漫滿屋》改編自韓國漫畫家元秀蓮的作品,由韓星宋慧喬和鄭智薰(Rain)主演,2004年在亞洲掀起熱潮,並捧紅男女主角,使二人成為備受矚目的演員。 

  相較於日韓,過去台灣本土原創漫畫IP改編成電視劇的案例不多,早期有改編自台灣漫畫家朱德庸同名作品的《澀女郎》,近年有阮光民的《東華春理發廳》。今年相繼宣布影視化的兩部台灣漫畫作品,分別是預計下半年開拍真人電視劇的《用九柑仔店》和改編自“中央研究院”“CCC創作集”(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的《北城百畫帖》。 

  台灣動漫社會學研究者王佩迪說,早期台灣影視劇改編漫畫作品,多以日本漫畫為優先,主要是台灣的日漫讀者比台漫讀者多,也相對較容易接受。近年台灣漫畫市場仍相對弱勢,但他觀察到,“中研院”數字典藏計劃“CCC創作集”開始經營后,透過結合台灣人文、歷史與知識等有社會文化性的內容,已累積不少漫畫家和特別的故事主題,由漫畫家講解富有土地情感的故事,更不拘於既有漫畫粉絲,還能容易普及一般大眾。 

  但在王佩迪看來,台灣漫畫優秀的IP集數偏少,要翻拍成電視影集的劇本量仍有些不夠。若要拍出至少10集的電視劇,還要多畫幾回撐出規模,也才能讓台漫IP更大量地被改編轉譯。 

  對於台灣漫畫IP影視化制作的方向,王佩迪認為,多少有些期待又怕受傷害。“但跨界是必須要做的事情”,至少方向是好的,如何克服種種困難,走出一條可以持續經營的道路,需要更多人及投資者的支持與信心。

  發掘台灣本地新銳漫畫家

  2009年創刊的“CCC創作集”,開創了利用台灣數字典藏史料資源轉譯創作漫畫的先例。起先,它以季刊形式發掘台灣歷史文化與自然環境等題材,主打“漫畫人文志”,將史實入畫,發掘多名本地新銳漫畫家,孕育不少好故事,堪稱台灣漫畫家的練功平台,並已培養許多忠實讀者。歷經2015年的停刊、2018年的復刊,“CCC創作集”如今改為月刊發表。 

  “中研院”數字文化中心項目經理、“CCC創作集”項目負責人黃冠華,談及復刊后的CCC成長變化時說,過去漫畫家多以短篇的故事架構來創作,如今變成月刊發表后,能讓漫畫家透過連載方式,創作更大篇幅的故事,同時會針對漫畫文化面和產業面做一系列的報道。 

  黃冠華提到,過去“CCC創作集”的漫畫題材多專注在歷史類,而復刊之后,則會和更多“中研院”內的院所合作。就第1集來說,合作者除了台灣史研究所的人文、文學、哲學領域專家,還有涉及當代議題的社會所和有關台灣生態、生物的自然領域專家。希望讀者透過全新面貌的“CCC創作集”,強化認識土地的故事。 

  漫畫《北城百畫帖》便發表於“CCC創作集”,后被拍成電視劇。它為台灣知名漫畫家沈穎杰(AKRU)的作品,故事以1935年台灣博覽會期間的台北吃茶店為背景,透過作者細膩畫風與歷史考據,在歷史事件裡注入奇幻元素,同時完整重現那個特殊時期台北市的建筑、服裝、風土民情。 

  導演張永昌稱,片中加入不少奇幻元素的特效呈現,努力還原1930年代的台北城。他將匯集漫畫IP和輕小說作品影視化的構想,打造“翼次元劇場”,期許讓台灣的奇幻類型影視戲劇起飛。

  期待跨界合作引發示范效應

  日前,台灣漫畫家阮光民宣布《用九柑仔店》將登上電視屏幕,這也是阮光民繼漫畫《東華春理發廳》於2012年被拍成電視劇后,第二部被改編的作品。 

  《用九柑仔店》以成熟細膩畫筆勾勒出滿溢的情感,去年獲台灣金漫獎“青年漫畫獎”和“年度漫畫大獎”肯定。該片預計下半年開拍,共13集,2019年播出。談及作品的影視化,阮光民說,這樣的跨界合作在台灣還是很少,但在歐美國家是家常便飯。他希望這樣的合作能引起一些效應,讓更多漫畫IP被注意、被改編。 

  對於作品再次被改編成電視劇,阮光民坦承“很喜歡這樣的感覺”。他說,畫漫畫的過程對漫畫家而言往往是孤軍奮戰,“我是導演也是演員”,因此他相當期待能聚集不同專業的團隊,共同呈現作品的效果。 

  導演高炳權曾執導《愛的面包魂》《滾石愛情故事—對面的女孩看過來》等作品,對於首次拍攝由漫畫IP改編的故事,他說,這是很特別的嘗試和挑戰,會努力還原漫畫原著的風味。 

  編劇陳潔瑩曾參與《莫非,這就是愛情》《海派甜心》等電視劇創作,對於此次改編漫畫IP,她表示因為很喜歡《用九柑仔店》,會以“最大程度”保留原著來創作,並形容“像電玩闖關設計,在一定規則下做最有趣的變化,又不過於乏味”。

(責編:劉茹霞(實習生)、樊海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