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台灣這樣過端午:嘉年華 百分粽 午時水

本報記者  任成琦
2018年06月18日08:4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6月16日,北京海澱區中關村街道科星社區與台灣高雄旗津區共同舉辦“登高(高雄)看海(海澱)京台社區大舞台”活動,通過視頻連線,兩岸民眾實現“面對面”共度佳節。
  圖為來自台灣的大學生在科星社區與居民一起包粽子。
  本報記者 賀 勇攝

  端午佳節是台灣習俗三大節慶之一,民眾也有一天假期。連日來,島內各縣市推出了一系列慶端午的活動。

  從6月16日開始, “水岸台北端午嘉年華”一連3天在大佳河濱公園舉辦。嘉年華結合台北市城市意象、水岸發展及端午龍舟競渡民俗文化等元素,其內容包含龍舟練習、體驗活動,吸引不少島內外好手前來競渡。

  台南每年端午節也都會在安平運河舉辦“國際龍舟錦標賽”,今年賽事活動除遵循古禮舉行龍舟點睛儀式外,開幕典禮前也會辦理祭江儀式,祈祝比賽順利圓滿。

  在台中,南屯區萬和宮前廣場及南屯老街端午節當天將舉辦盛大踩街活動,將贈送完成全程踩街的參與者1000顆過爐平安香包,保庇平安、吉祥,還會有多項有趣味競賽、親子活動、美食饗宴等。

  說到美食,自然不能不提端午節的粽子。

  為迎合年輕人的口味,台灣商家不斷地在粽子的寓意和配料上創新。端午時節正逢學子們進入備考期,“包粽”諧音“包中”, 所以粽子在台灣很受歡迎,尤其對於有孩子上學的家庭,這種好彩頭是一定要經常吃一吃、沾一沾的。商家抓住商機,推出“百分粽”。“百分粽”中有兩顆蛋黃,寓意金榜題名100分。

  近年台灣最流行的應該算是冰粽,銷售量已超過傳統粽子。冰粽是西式甜點與粽子的結合,外皮為糯米粉或低熱量的葛根粉,內包當季鮮果、紅豆、芋泥甚至咖啡,體量小,需冷蔵。在夏日炎炎又注重健康飲食的台灣大受歡迎,便利店和星巴克都會在端午節推出冰粽。隨著端午節的臨近,這幾天記者在台北街市上看到,賣粽子店家門口排起長龍,也從側面印証台灣人對粽子的一片衷情。

  小小一顆粽子,也能寄寓深情。屏東萬巒赤山小區發展協會近日邀請50名志工媽媽,教導當地學童包粽子,並把逾2000顆愛心粽送給村內的弱勢家庭,希望他們也能在端午節品嘗粽香。

  “以前隻會吃粽子,現在會包粽子送人了!”志工媽媽們握著小朋友的雙手,折粽葉,把糯米、香菇、五花肉等餡料放入后,再仔細地捆綁,每個步驟都不馬虎,盡管粽子大小不一,形狀也有待改進,但每顆都是小朋友的愛心。

  端午包粽因為諧音“包中”,除了升學,也被許多民眾視為增福添財的好意向,這成了商家瞄准的商機。台灣彩券就趁著端午時節大大加碼,吸引不少彩民紛紛投注。而淘寶則瞄准島內網購族,在端午節推出“年中慶歡樂購”,除了發紅包,天貓全球官方店直寄台灣免運,還在6月16日到18日在台北信義、西門及台中草悟廣場各舉辦一場實境體驗活動,參加活動就有機會把喜歡的家具帶回家,讓民眾直呼吸引力不小。

  當然,端午除了包粽子、賽龍舟、立蛋等民俗,廣為人知的還包括以雄黃酒點額頭、去暑毒。這些兩岸都大同小異。在台灣,還有個重要習俗就是取正午的“午時水”,相傳具有除穢、轉運、解暑熱去時疫等功效。全台各地都有取午時水的知名水源聖地,比如大甲鐵砧山劍井,每年端午節,劍井都會開放民眾取水。此外,嘉義朴子市安福宮的“龍井”、台南鹽水橋南老街、台東鹿野玉龍泉、澎湖馬公四眼井都是知名的取水聖地。

  (本報台北6月17日電)  

(責編:劉潔妍、楊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