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面臨“醫荒”困局(兩岸聚焦)
工時長、手術風險高、醫患糾紛多、收入低、年輕醫師少,台灣醫師人力不足,醫師人力荒問題日漸顯現。隨著近些年台灣人口老齡化加速,“醫荒”問題愈發引起社會擔憂。
“醫荒”現象顯現
台灣衛生研究院在其最新的一份評估報告中指出,預計到2022年,內科醫師不足人數將達到3527人,外科和婦產科分別缺1519人和216人,兒科最多缺額361人,急診人力短缺將達到604人。
台灣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熊昭認為,作出這樣判斷的重要依據是台灣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台灣有關部門今年4月份發布統計數字,截至今年3月底,台灣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已經達到14.05%,宣告正式進入“高齡社會”,並且預計8年后突破20%,進入“超高齡社會”。“台灣每年培養的醫學系畢業生大約有1300名,而老年人口卻是以幾乎每月1萬人的速度增加,對醫師的需求隻會越來越大,尤其是內科。”熊昭說。
老年人最常出現的慢性疾病如心臟病、糖尿病、癌症等,都需要到內科就診。據測算,65歲以上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到內科門診的就醫次數合計為37.93次,是30至50歲人口的5倍。老年人口持續增加,內科的看診壓力最大,也是醫師人力荒的重災區。熊昭透露,台灣內科醫師招收率2012和2013年隻有六成。自2013年起每年補助五大科年輕醫師12萬元(新台幣,下同)后,內科仍然隻有八成招收率,新增醫師數量難以滿足現實醫療需求。
相比於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台灣山地離島地區的“醫荒”現象更為嚴重。花蓮縣玉裡鎮慈濟醫院醫師李晉三每周需要搭車下鄉出診一到兩次。“山地偏鄉醫療資源有限,有的居民要看個門診至少得坐2小時的車,他們來不了的話就隻能我過去了。”李晉三說,台灣山地離島地區,每萬人擁有醫師數是全台平均水平的1/3,部分地區的醫民比甚至能達到1︰4300。“其實整個台灣東部地區醫師招聘都很困難,年輕醫師不願來,我們隻好繼續做下去。”讓年屆七十的李晉三最感擔憂的是偏鄉醫療事業后繼無人。
的確,就診患者的年齡在增加,醫師隊伍也在老化。有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全台執業醫師年齡,其中60至69歲數量從2015年的5765人攀升到2017年的6180人﹔全台60歲以上醫師佔醫師總量的比重從2013年不足15%增加達到如今的17%。在醫學生招生總量變化不大的情況下,醫師老齡化必然持續加深。
“高危”過勞 冷熱翻轉
比起醫師總量的不足,年輕醫師隊伍的結構失衡更令人擔憂。
在台灣,醫學系畢業生進入醫院一至兩年就要開始選科,向專科醫師深造。選擇哪個專科,是年輕醫師們在求學時期就極為關注的話題,網絡上甚至總結出了所謂的選科“口訣”:“一皮二眼三耳鼻,四射五精六病理,七復八尿九家醫,還有放腫和核醫。”
看到這份選科“口訣”,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部長郭耀仁搖頭苦笑。在他當年選科的時候,皮膚科是絕對的冷門,許多醫學生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外科醫師。“現在年輕人一開始好像也有滿腔的熱血想要來外科,但是目前許多醫師對此很猶豫。”53歲的郭耀仁如今依然是醫院口腔癌的主刀醫師,這種手術耗時耗力、技術難度極高,卻隻有少數年輕醫師願意跟他學習。“內外婦兒四大科承擔了超過八成的診療任務,如今卻淪為年輕醫師選科的冷門。”郭耀仁談起現狀頗為唏噓。
作為重症醫療的主要科室,小到感冒大到肺癌,與“呼吸”有關的疾病幾乎都屬胸腔內科的范疇。然而,據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的統計,參加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考試的人數,從平均每年近80人,銳減到2016年的38人、2017年的19人。
“胸腔內科的診所開業醫師非常少,選擇這個專業,等於要一輩子待在醫院加護病房,而加護病房往往是醫院最賠錢的部門。”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長庚醫院副院長林孟志直言,由於現行健保給付制度的缺陷,胸腔內科醫師的收入在內科中都墊底。
台北長庚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李智晃擔任急診醫師15年,應對各種突發狀況是家常便飯:“午餐一直到下午3點才吃,晚餐常常根本來不及吃,這就是急診的不確定性,隻要病人來我們就必須處理。”李智晃坦言,對急診的辛苦,同事們都有心理准備,但頻繁出現的醫療糾紛和醫療暴力給大家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壓力。根據官方統計,全台醫療暴力從2014年起持續向上攀升,由207件上升到2017年的353件。
台大醫學院麻醉科教授王明鉅處理過很多醫療糾紛案,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最后訴諸法院判決。在台灣不到5萬的執業醫師中,每年有約500名奔波於法院和檢察署之間的涉訟醫師,大部分出自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急診科五大科。“當被告最大的困擾不是入獄或被判賠償,而是漫長的訴訟程序對醫師精力和熱情的損耗。”
對策雖多 落實尤難
為了解決五大科醫師荒問題,提升醫療品質,台衛生部門研擬了大大小小多項對策,其中尤以“醫師全面納入‘勞動基准法’”和“醫療事故及爭議處理法”最為引人關注。
按照台灣衛生部門的規劃,所有醫院受雇醫師將於2019年9月全面納入“勞動基准法”。如此,醫師每周工時將降至80小時,且排班間隔至少有11小時。以法律的方式解決醫師過勞問題是否可行?嘉義基督教醫院工會理事長趙麟宇醫師直言:“條文隱憂很多,在現有條件下很難達到理想效果”。
按照台灣衛生研究院的測算,如果醫生每周工時降至80小時,在醫療品質不變的情況下,光是教學醫院就需要增加900名主治醫師,計算全台灣的缺額隻會更多。衛生部門負責人雖說要建立嚴格的評鑒制度督促醫院落實“勞基法”,但基於現有人力,趙麟宇並不相信評鑒制度能讓醫院遵守“勞基法”。“符合規定的排班表醫院肯定能做出來,但醫生該加的班還得加。”
同樣讓人失望的還有協助解決醫療糾紛的“醫療糾紛關懷小組”。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淑瓊在調查中發現,2015年“生產救急條例”明文規定醫院應成立的關懷小組基本“有名無實”,“醫療糾紛中的病患和親屬接受此項服務的比率從2015到2017年,由17%僅增至18%。”
最讓劉淑瓊感到不滿的是,醫療糾紛中,醫院往往把責任推給第一線的醫護人員,而正在審議中的“醫療事故及爭議處理法”,居然繼續讓醫護人員作為糾紛調解的主體。“和病人簽署合約的是醫療院所,拿錢的也是醫療院所,為何責任卻都歸給醫師個人?”她主張應要求醫院給涉及醫療糾紛的醫護提供關懷與員工協助方案,保障檢討錯誤及通報醫療事故的基層醫護可免於究責處分。
《 人民日報 》( 2018年06月21日 2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