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把中華傳統陶藝發揚光大(人生況味)

——訪台灣陶藝師何志隆

本報記者  馮學知  任成琦
2018年07月05日04:4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6月17日,一場名為“兩岸一家親——自然落灰成釉翡翠青瓷藝術作品展”在“瓷都”江西景德鎮開幕。許多前來觀展的人,都被青瓷上翡翠般的青釉所吸引。它的創作人,正是台灣陶藝師何志隆。

  孜孜以求 “翡翠”初成

  距台東市區約40分鐘車程的泰源幽谷深處,有一座柴燒窯廠,名為“志窯”。“隆窯裡面的瓷器,進去的時候都是素坯,現在它們已經經歷了400多個小時、1000多攝氏度的持續燒造,再過幾天冷卻,就可以和大家見面了。”何志隆個頭不高、身材微胖,講起燒窯總是激情澎湃,仿佛渾身充滿力量。窯體如何建設、木材如何選取、溫度如何掌控……侃侃而談的背后,是何志隆歷經千辛萬苦的摸索。

  2000年前后,柴燒開始在台灣流行。將沒有上釉的泥坯放進窯中以木柴高溫燒造,出來的作品價格往往是普通瓦斯窯作品的幾倍甚至十幾倍。何志隆偶然發現,未曾上釉的泥坯在出窯時局部會出現翡翠般的青綠色釉點,也就是“窯汗”,這讓他又驚又喜。

  2002年,他到台東創建了自己的柴燒窯廠。他鑽進窯裡潛心作圖,兩年內先后13次將窯推倒重建。多年試驗,終於燒出了讓自己滿意的翡翠青瓷。

  當陶土燒到1000多攝氏度的時候就會變黏稠,飄起的木灰便開始附著。在長達半個多月的燒造過程中,木灰在結構獨特的窯內循環流動。高溫下,灰釉落滿陶坯周身,層層疊疊自由流淌。在冷卻過程中,瓷器表面開始冰裂、開片。由於燒制過程受外在不可控因素影響,平均每窯的良品率僅有4%左右。

  直到有業內專家指點,何志隆才知道其實自己的燒制方法並不“新”,反而是中國最古老的“落灰上釉法”。在商周時期,中國先民們在燒制陶器時就懂得以草木灰釉為陶瓷著色。唐末以后,為了更大量、更穩定地生產陶瓷,以礦石釉料手工涂刷再入窯的工藝成為主流,草木灰釉的燒造工藝逐漸失傳。

  何志隆的翡翠青瓷開始巡展后,很快便驚艷業界。2016年,河北省博物院連續派出三批專家到何志隆的窯廠,全程見証翡翠青瓷的燒制過程。在消除了所有疑慮后,2017年4月至7月,河北省博物院為何志隆舉辦了個人作品展和學術研討會。此后,在大陸陶藝界的推動下,何志隆的翡翠青瓷開始走向世界各地巡展。

  伉儷同心 擔負使命

  在得到大陸權威文博機構的認可后,何志隆迅速受到了全球陶瓷學界和收藏界的關注,窯廠的經營狀況也由此徹底扭轉。回顧丈夫一路走來的歷程,何志隆的太太方桂陳頗感欣慰:“他是特別純粹、特別執著的人,我始終堅信他一定能做成。”

  何志隆常說“感謝祖國大陸”,除了因為大陸陶藝專家們的認可與幫助,更因為全力支持他的太太方桂陳。在許多場合,提到自己的燒窯經歷,他必不忘盛贊來自福建的太太是“祖國大陸賜予我的禮物”。燒制柴窯需要耗費巨大的物力財力,燒一窯光是漂流木就需要50噸,何志隆的窯一度要燒不下去了。在最艱難的時候,與何志隆結婚不久的方桂陳偷偷跑回福建老家,賣掉全部房產,傾盡身家幫丈夫把窯繼續燒下去。

  現在,方桂陳頻繁往返兩岸,幫助丈夫做策展和經營。夫婦二人一邊努力改進工藝提高良品率,一邊努力做青瓷文化推廣。“歐洲最早是通過瓷器來認識中國的,我們曾經擁有最頂尖的瓷器工藝,我們真心希望,通過翡翠青瓷,能為中國瓷藝再添光彩。”何志隆說。


  《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05日 20 版)

(責編:王仁宏、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