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文化聯誼行”走進浙江 看到了一個更真實的大陸
圖為台灣嘉賓參觀開化縣特色根緣小鎮。 |
“我看到了傳統文化的時代性,這是此行最驚喜的收獲之一。”在浙江衢州中國儒學館參觀時,台灣翰雅文化機構創辦人陳春霖對本報記者說。8月14日至20日,他和近百位台灣文化界人士一起,參加“情系錢塘——兩岸文化聯誼行”,飽覽江南風光,細品江浙文化。
傳統文化融入城市血脈
“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已舉辦15屆,此次走進江南水鄉浙江,衢州是其中一站。
讓陳春霖驚艷的,不是衢州中國儒學館精美的陳設和豐富的館藏,而是一群身著漢服的小學生。這些可愛的小朋友在館中各展覽點擔任小小解說員,侃侃而談的樣子儒雅又大氣。館中央的舞台上,還有十余名小朋友在老師帶領下演奏傳統樂器排簫,吟唱《詩經·鄭風·子衿》篇,聲音嘹亮,曲調優美,引來台灣嘉賓陣陣喝彩。
“我特意問了,這些小學生都是志願者。”陳春霖說,孩子以這種方式親近儒學實在是太好了,這就是潛移默化的過程,是“中國化”的過程。“中國化是什麼,就是中國文化長期的熏陶。大陸在推中國化,島內民進黨卻在搞‘去中國化’,兩相對比,高下立判。”
衢州有這樣的文化氛圍並不奇怪,當地素有“南孔聖地”之稱,北宋靖康之亂后,孔子第四十八世孫襲封衍聖公孔端友率族人隨高宗趙構南渡,詔建衢州孔廟。參觀孔廟時,兩岸嘉賓齊向孔子像行三鞠躬之禮,儀式簡潔卻意蘊深長。
多位台灣嘉賓提到,傳統文化在浙江有很好的傳承,令人欣慰。台灣代表團團長洪孟啟說,不管到博物館還是儒學館,都看到了大陸在文化傳承方面的用心,比如大運河博物館的手工藝中心有很多互動區,讓孩子可以早早地接觸文化。
同樣的例子也發生在烏鎮。當台灣嘉賓問起當地民眾如何看待烏鎮戲劇節時,文化烏鎮公司副總經理邱建衛表示,烏鎮戲劇節每次都會推出加演場次,讓當地居民免費觀看,“烏鎮的老百姓很自豪,他們知道湯顯祖的《牡丹亭》,也知道莎士比亞的《暴風雨》,他們對環境的美有很深刻的認知。”
今日浙江的確精彩無限
7天時間裡,兩岸嘉賓從杭州啟程,經烏鎮、寧波、衢州、開化等地,一路賞青山碧水,宿秀美古鎮,觀都市繁華,看農村新貌,參訪各類博物館、美術館、大學院校、文創園區,行程滿滿,收獲滿滿。
“大陸變化太快,太大了”,是台灣嘉賓與記者交談時說的最多的話。今日浙江的確精彩無限。錢塘江兩岸,新城燈光秀70萬盞LED燈在30棟摩天大樓上投下炫麗光影﹔水鄉烏鎮裡,造型極具現代感的大劇院與古意盎然的小橋流水人家相映成趣﹔寧波老外灘游人如織,衢州水亭門老街像一幅國畫﹔中國美術學院和浙江音樂學院裡,先進的數碼設備和教學理念讓台灣嘉賓贊嘆﹔就連小小的開化縣都令人驚奇,該縣根緣小鎮規模巨大的木雕群讓人嘆為觀止,而華埠鎮金星村作為新農村建設的范例,石頭房民宿“二食一宿”最貴的房間一天房費高達2000元人民幣。
發生巨變的絕不僅是市容市貌和經濟數字。台灣政治大學教授車昀庭說,她十多年前來浙江上虞祭祖,感覺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而5年前帶學生去哈爾濱參加冬令營,感覺已經大不同。此次來浙江,看到城市硬件上的變化固然是翻天覆地,但更重要的是人的變化,“從活動安排得這麼周到,接待細膩度這麼高,就可以看出人的觀念、管理水平的進步。”
有台灣嘉賓表示,這次活動安排可用“全程無縫對接”來形容,每位嘉賓的車號、房間號、用餐座位、行李分送等,無不事先安排妥當。代表團在開化縣用晚餐時,主辦方還特意找出8月份生日的4位台胞,給大家送上生日蛋糕,安排之用心和貼心可見一斑。
對大陸文化發展有信心
一周行程中,台灣嘉賓看到了好山好水,看到了浙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也看到了文化發展的脈絡。此次活動中,嘉賓們參觀了10座以上的博物館,拜訪了西泠印社、天一閣等著名古跡,還觀看了非遺民俗展演。陳春霖說,浙江有很多文化根脈在創新中發展,都是文化現代化適應的成功案例,這讓他非常佩服,也因此對大陸未來的文化建設很有信心。
台灣嘉賓看到了兩岸交流合作的廣闊空間。“80后”林靖格在台北擁有一家小型設計公司,他參觀杭州創意設計中心后表示希望能有機會來杭州發展,“我的公司以竹藝設計為主業,浙江竹資源很豐富,市場廣大,應該有機會”。台灣陶藝學會理事長葉志誠說,這次來浙江也是為了尋找合作機會。他認為,台灣長於創意和營銷,能賦予產品更多的現代性和功能性,而大陸則在制作工藝方面底蘊深厚,兩岸正可優勢互補。
7天時間裡,台灣嘉賓與大陸朋友親密接觸,看到了更真實的大陸。80歲的孔子第七十五世孫孔祥楷對台灣嘉賓說,衢州孔廟的祭祀方式與眾不同,要向孔夫子匯報子孫的生活狀態,匯報“我們干了什麼,吃了什麼,生活得怎麼樣”。“你們來大陸,也主要是來看老百姓生活得怎麼樣嘛,多來走走,誤會就沒了”。孔老先生睿智的話語,引來嘉賓們會心的笑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