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圖說中華文化平台兩岸上線

讓中華文化“動”起來

本報記者 張盼  孫立極
2018年11月23日05:1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周功鑫講解叢書人物衣飾背后的文化內涵。
本報記者 張 盼攝

“圖說中華文化Online”微信小程序界面部分。
(資料圖片)

  全球首創中華文化在線多媒體互動式學習平台“圖說中華文化Online”經過4年努力,近日正式上線。該平台由台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周功鑫以及她所帶領的年輕團隊打造,結合動畫、游戲及互動文物學習等多元媒介內容,幫助公眾尤其是學童長期且有系統地去認識與學習中華文化。

  致力推廣中華文化

  周功鑫告訴記者,她在台北故宮做推廣教育時,認識到教育要實現好的效果,一要做到分齡分眾,二要讓人學得有興趣,三要考慮系統性,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對於推廣中華文化,她有完整的想法,已經在逐步推行。

  “第一步是圖書,第二步是線上的網絡博物館,第三步是體驗館,用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等現代科技來幫助體驗。”周功鑫說,現在團隊已經走到了第二步。

  近日上線的網絡平台建立在“圖說中華文化故事”叢書的基礎上。“圖說中華文化故事”現已推出兩套,分別關於戰國時期的趙文化和秦文化,以成語故事的形式呈現,內容涵蓋關鍵戰役、重要人物以及藝術發展等。即將推出的圖書包括戰國時期的楚文化、齊文化各10個成語故事以及韓、魏、燕等文化合並成的10個成語故事。戰國之后,還將推出漢代50個成語故事。

  周功鑫說,讀者閱讀時,可以從系統的編排中,建構與發展對戰國時期的認知,並可清楚分辨出各諸侯國的人物特質、文化差異、生活風貌及時尚。

  兩岸攜手打造叢書

  系列叢書由周功鑫主編,並帶領近10人團隊研究制作,至今已歷時多年,務求做到字字皆有所本,畫中衣食住行等皆有出處。周功鑫介紹說,叢書編撰與大陸文博單位深入合作,出版方面也是兩岸攜手,目前在大陸推出的版本已經是第三次印刷,在台灣的版本也是第二次印刷,讀者反響很好。

  在台灣,有六年級學生的家長告訴周功鑫,孩子從來不喜歡讀書,尤其是歷史書,但對這套叢書愛不釋手。還有理科資優生原本對歷史興趣不大,看到這套書就來了興致,一口氣讀完一套。“不少家長打電話反饋,我就有了種使命感,因為真的有影響。”周功鑫說。

  “文化藝術要從小埋下種子,希望能啟發年輕的歷史學家,將來為孩子們做點事情。有些人具備研究員的深度,但要深入淺出比較困難。”周功鑫說,叢書編撰過程中,還找來兒童文學作家把關,使之更貼合兒童的閱讀需求。

  叢書內容設計體現由淺入深的特點,為了連接圖畫內容與現實社會,圖畫知識特別介紹畫面所參考的文物原圖、用途及所藏博物館。通過延伸閱讀,讀者可更進一步了解故事中隱含的文化知識。此外,叢書附以相關地圖、年表及參考書目,以滿足不同年齡讀者或親子閱讀的需要。

  網絡平台寓教於樂

  “圖說中華文化故事”叢書執行長陳紹誠對記者說,新一代年輕人在視覺影像環境中長大,喜好和敏感度也偏重於圖像及動畫。認知學習上,影像成為最直接、最有效的媒介。叢書網絡平台應運而生。該平台以成語為媒介,希望幫助使用者對戰國及漢代的歷史、文化、生活美學及文物風格,乃至藝術風尚擁有全面及深入的認識。

  陳紹誠介紹說,平台內容力求做到“真”,圖像中的人物、場景、生活用器,年表及地圖都經過嚴謹考証,以期呈現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生活藝術、禮儀、時尚、藝術風格及文物背后的文化內涵。此外,平台在內容制作上講求“美”,即中華之美。在圖畫設計上追求合乎中國式樣、展現中國圖案和顏色風味,並摒除東西洋風,力求呈現蘊藉深厚歷史和文化的中國風。

  (本報台北11月22日電)

(責編:岳弘彬、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