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征文選登
堂堂溪水出前村
萬山不許一溪奔,
攔得溪水日夜喧。
等到前頭山腳盡,
堂堂溪水出前村。
這是宋人·楊萬裡的一首詩《桂源鋪》。
而今天,我所面對的是台灣畫家王太田先生根據這首詩而作的一幅山水畫。
久久凝望,詩情畫意盡收眼底。
……
記得是在2014年9月4日,我偶然讀到當日《人民日報》人生況味欄目,由吳亞明、王煒兩位記者採寫的題為《畫家王太田的大千世界》。
文章描述了畫家早年不平凡的人生經歷。
“1945年,王太田生於台南縣一個貧寒之家,雖然少時就喜歡涂鴉,但經常苦於無錢購買紙筆顏料,直到就讀台南師范時,才有余錢買平生第一盒水彩顏料……”
“時至今日,先生早已實至名歸,卻依舊長年閉關畫室安靜恬淡、內斂自省,但先生對於藝術教育推廣和兩岸文化交流不遺余力。”
文章還說:“這幾年,兩岸文化交流日益頻密,王太田先生也樂在其中。每當有大陸同仁來台,王太田先生總是掃榻以迎,與他們一起鋪紙提筆,穿越在藝術的山水雲煙之間。”
讀了以上文字,令我感慨萬千振奮不已。於是,想到自己50年坎坷人生,萌發了想給畫家王太田去封信的念頭。欲請老先生作幅山水畫,用以礪志。
想了幾天,我終於想到南宋詩人楊萬裡的詩《桂源鋪》。
第一次給台灣同胞寫信,而且是位山水畫大師,心裡不免忐忑不安。
先生能收到我的這封來信嗎?大陸文字改革后的漢字他能看得懂嗎?還有,這首意境深遠的古詩畫家會展紙潑墨嗎?
但一想到兩岸文化一脈相承且同宗同祖,就打消了這些顧慮。
盼望著,盼望著,我終於盼望到由台灣王太田先生郵來的快遞。信是9月13日寄出的,時隔一個多月即10月27日我就收到了畫家的作品,令人喜出望外。先生還在信封裡附言:“因在外地採風寫生,故收到你的信較遲,見諒!”
認真地端詳這幅<130cm×35cm>山水畫。一股清流在連綿的叢山峻嶺間或隱或現或緩或急,它左沖右突不舍晝夜。
小溪又像一條白色的綢緞,它從雲端而來又飄向了山腳下的村庄。
我分明瞧見,在這村庄的前面和后面是茫茫的大海,一望無際。
最終,是無垠的大海接納了它。
雖然我於中國山水畫略知皮毛,但我仍然能感受到畫家的良苦用心——山水相連。
還有畫中的點線面、枯濕濃淡及運轉變化的意和境。特別是畫家將這首詩中的情理趣與畫面中的山水石進行了完美的統一,呈現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
滿紙雲煙氣勢磅礡,使人嘆為觀止。
正如王太田先生所言:“畫山水畫時自己心中首先要有一幅山水畫,畫作是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
我暗忖,先生一定是在深刻領悟《桂源鋪》后,與古神會才謀篇布局的。其認真耐勞之精神深值得我學習。
隨作品,先生還寄來了《王太田大師習、創、教五十周年暨寶島心經山水畫展紀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畫集)》
……
再次仰望客廳正牆面上方懸挂的這幅來自海峽彼岸畫家王太田先生的山水畫,令人百交集回味無窮。
小溪心有所向,行有所達。堅定志向,矢志不渝,最終戰勝艱難險阻奔向大海。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裡來的,要到哪裡去,想明白了、想對了,就要堅定不移朝著目標前進。”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言猶在耳。
元月2日習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明確指出:“實現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人之相交,貴在知心。不管遭遇多少干擾阻礙,兩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
我想,在當今時代,這是海峽兩岸利益和感情所在。同時,也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誠然,我也期盼著與台灣畫家王太田先生早日相聚,共話“堂堂溪水出前村。”
(文/ 安小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