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台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逝世 文章多次入選語文課本

2019年01月23日13:23 | 來源:人民網-台灣頻道
小字號

資料圖來源:台灣《聯合報》

人民網訊 綜合媒體報道,台灣知名作家林清玄今晨驚傳因心肌梗塞去世,享壽65歲。家屬透過林清玄的友人向台“中央社”記者証實此事,且表示林清玄是在台灣的家中安詳去世。

1953年出生的林清玄,畢業於台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中國時報》、《工商時報》記者和《時報》雜志主編等職務。生於高雄旗山的他,20歲便開始散文創作,出版首本書《蓮花開落》,之后創作不斷,出版著作不下百本,尤以《身心安頓》、《煩惱平息》和《打開心靈的門窗》最膾炙人口。

由於文筆脫俗,林清玄在30歲前幾乎拿遍島內大小文藝或文學獎項,因而在1980年代被譽為“天生的作家”,頗負盛名。

“我的書會和你們相伴”

林清玄出身貧寒,青年時期做過餐廳服務員,當過碼頭工人,擺過地攤。從17歲開始發表作品,到30歲時,他幾乎獲得了當時台灣所有的文學大獎,寫作文體包含各個門類。被譽為“當代散文八作家”之一。

“因為家裡太窮了,我要成功,就一定要比一般人更勤奮,所以我每天一定會讀書,而且直到讀到讓我感動的句子才睡覺。”談起自己早年艱辛的創作經歷,林清玄直坦心聲。

“我生活在農家,生活很窮,我想人應該擺脫生活和世俗的捆綁,所以童年唯一可以讓我得到超脫的就是文學寫作和對心靈境界的向往。”林清玄說,每天睡前,他都會在腦子裡回想當天讀到的讓他感動的話,甚至背下來。

從小學開始,林清玄就堅持每天寫500字的短文,初中每天寫1000字,高中增加到2000字,大學時到3000字。直到今天,不管多忙,林清玄依然每天堅持寫3000字。“無論是戀愛或失戀,痛苦或快樂,我每天都不停寫作。”

2017年,在一次與大陸讀者交流時,林清玄表示,寫作對於他是一件快樂的事,可以不斷地整理思想、接觸內心世界、和更多人分享作品。“林清玄有一天一定會死,但我會保持一顆樂觀的心。假如晚上會死,早上我還會在寫作,我的書會和你們相伴。”

資料圖來源:台灣《聯合報》

心靈伴隨寫作一起前進

林清玄的名字還有一番故事。原來林清玄有18個兄弟姐妹,他在家排行第12,輪到他出生的時候,“清”字輩中已經沒有什麼好字眼了,偏偏他生下來不哭,林父很奇異地看著他,遂為其命名“林清怪”。后來父親大概覺得叫這個名字不好聽,便改為“林清奇”。結果報戶口的時候,那位戶籍警正在讀一本武俠小說,對“林清奇”這個名字頗覺不以為然,便拿著書給林清玄的父親看:“書中恰有一高人號‘清玄道長’,盍為令郎取名‘清玄’?”至此,一代文宗林清玄大名遂定。“如果我名字真的叫林清怪,估計現在沒有人會買我的書。”林清玄笑著說。

林清玄的名字賦予了他當作家的夢想,他的文章也恰如其名,清香滿紙,玄意悠遠。而作家除了努力寫作之外,還應該有一顆觀察世界的心靈,因為心靈是伴隨著寫作一起前進的。林清玄追求的是一種在平凡中感知生活至美的超然心態,“我們生命裡面不如意的事佔了絕大部分,因此,活著本身是痛苦的。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還有一兩成是如意的、快樂的、值得欣慰的事情。如果我們要過快樂人生,就要常想那一兩成好事,這樣就會感到慶幸,懂得珍惜,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

經歷過塵世繁華,林清玄說,他眼中的成功是今天比昨天更慈悲、更智慧,更懂得愛和寬容。

資料圖來源:台灣《中國時報》

致力於兩岸民間文化交流

20年來,林清玄致力於兩岸民間文化交流,先后走過大陸300多個城市。林清玄曾表示,“我在大陸出版的書有100多本。有人統計過,我有26篇文章被收錄在大陸的小學到大學課本中。”

林清玄曾說,在他心中,大陸和台灣沒有分隔。他本人樂見大陸和台灣有更密切的交流。隻有交流、聯系,才能彼此了解、肯定,然后“就會像家人一樣”。

因為頻繁往返於大陸和台灣之間,林清玄在大陸很多城市都有好朋友。林清玄表示,雙方經常來往,就會變成好朋友。從這個角度看,兩岸民間交流無法阻擋。

在家庭教育方面,林清玄堅持著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他表示,如果我們丟掉大陸的傳統,就好比拋棄了祖先留給你的財富、教化,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在對下一代的教育上,需要秉持一種開闊的胸襟。如果你不了解李白、白居易、蘇東坡,那是你的一種損失。

因為求學、寫作,林清玄對中國傳統文化涉獵廣泛。林清玄表示,自己幼年就讀過《論語》《大學》《詩經》等傳統經典,並受益終生。

(文章綜合新華網、中國新聞網、揚子晚報、台灣“中央社”等)

(責編:劉潔妍、楊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