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台灣寫真:台東池上“稻田裡來了藝術家”

2019年03月11日09:26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原標題:台灣寫真:台東池上“稻田裡來了藝術家”

  中新社台東3月10日電 題:台東池上“稻田裡來了藝術家”

  中新社記者 孔任遠 陳小願

  遵循節氣務農的台東池上農民,如今多了個新時令--秋收藝術節。“舞台位置的稻子要節前割,其余節后割。”池上鄉民梁正賢指著照片對中新社記者說。圖上,金黃稻田中央的舞台上,舞者在稻田、遠山、天光之間表演。此圖曾被《紐約時報》刊登,如今放大立在街頭,成為池上名片。

  池上地處台灣“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形成遠山雲瀑下千畝稻田的獨特景觀。中新社記者 孔任遠 攝

  池上以稻米聞名,“池上便當”連鎖店遍布全台。自2009年首屆秋收藝術節起,藝術與稻田間的“化學反應”正漸漸改變鄉村的頹敗面貌。

  池上地處台“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形成遠山雲瀑下千畝稻田的獨特景觀。在鄉民爭取下,稻田保留了無電線杆的原始樣貌。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及其團隊在此創作了上述圖中的舞蹈《稻禾》。

  2014年,知名作家、書畫家蔣勛成為池上首位駐村藝術家,他希望池上變成“台灣的巴比鬆村”。十九世紀中期,米勒、盧梭等藝術家帶著工業革命后的困惑到巴黎南部巴比鬆村,期望在農民和土地中找回價值。著名的《拾穂人》《晚禱》便出自那一時期。

  定居於此的台北手工藝人王金山正在用碎玻璃裝飾牆面。中新社記者 孔任遠 攝

  至今,已有蔣勛、林銓居等11位藝術家到池上駐村,13位藝術家來此創作。“除藝術節會有歌舞表演,平時邀請的藝術家以平面藝術為主,不打擾池上‘靜村’的氣質。”池上藝術村駐村專員王人頡說。

  藝術家以池上為靈感源泉,也以藝術回饋當地。雲門舞集每次來此演出都設“鄉親免費專場”。每位駐村、訪問藝術家都會在此辦展覽、講座,及針對鄉民的藝術課堂。

  駐村藝術家指導池上樂齡(60歲以上)繪畫班,阿嬤阿公們的畫作成為池上火車站的一道風景。梁正賢則貢獻出自家老谷倉,建了鄉上第一個美術館--池上谷倉藝術館。

  池上樂齡(60歲以上)繪畫班學員畫作成為火車站一道風景。中新社記者 孔任遠 攝

  池上如今成為博物館、美術館、音樂館俱全的“文青勝地”,各式民宿、餐館、咖啡館陸續開張。游客與日俱增,去年秋收藝術節,三天內至少吸引游客7500人。家在10公裡外關山鎮的黃女士,在池上開自行車出租行。“這裡游客多,比較賺錢。”

  被吸引的不單是游客,台北設計師羅正杰三年前來此定居。“低廉的生活成本、優美的自然環境、獨特的藝術氣息和人情味,都是我留下的原因。”如今他的咖啡館兼工作室“走走池上”已成為駐村藝術家交流的“客廳”。

  十幾年前,池上面臨鄉鎮的普遍困境。日益機械化的農業可容納的勞動力越來越少,不少年輕人離鄉謀生。據統計,池上鄉有8200人設籍,近半在外求學、謀生。更令人擔憂的是人心頹喪。梁正賢稱,曾有鄉民以買六合彩為趣。

  曾經的“稻米之鄉”如今成為“文青勝地”。圖為池上一家二手書店“借冊所”。中新社記者 孔任遠 攝

  藝術帶來改變。農閑時練書法成了不少鄉民的愛好,他們漸漸看不上路牌上的印刷體,紛紛換成手寫的。

  曾因“教學質量差”而屢遭教育部門“約談”的池上福原小學,如今學測和管弦樂隊成績在台東縣名列前茅。“以前大家都把孩子送出去上學,現在少了,還有外地人來這裡上學。”梁正賢說。

  秋收藝術節主辦方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長李應平告訴記者,池上初中生一直為藝術節做志工,這幫助他們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對家鄉認同感和自豪感的建立,這或許是幫鄉鎮留住人才的“因子”。

  正在做田野調查的攝影師張蒼鬆說,目前池上農民平均年齡62歲,但開始有高學歷青年接替父輩種田。

  池上地處台灣“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形成遠山雲瀑下千畝稻田的獨特景觀。中新社記者 孔任遠 攝

  而梁正賢最在意的是帶領鄉親守好“農道”,循序漸進推進“有機米”種植。保有稻田舞台,也不影響稻米品質。遵循時令,選取早稻種在舞台位置,藝術節前完成收割。

  “愛藝術的人種出來的米會不會更好吃我不知道,但是高雅藝術看多了,人會對自己要求更嚴格。”梁正賢認為,這是推廣有機農業的基礎。“育土也要育人,這才是‘天人合一’的農業哲學。”(完)

(責編:劉潔妍、楊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