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阻撓兩岸交流 台當局安的什麼心(日月談)

這些日子,民進黨當局搞兩岸對抗真是上癮了,大小動作接連不斷。
他們“修法”阻擋島內退休官員登陸,禁止島內人士赴大陸進行民主協商,防堵兩岸簽署協議,給赴大陸參訪的國民黨縣市長猛扣“紅帽子”……前不久,台當局對兩名在廈門擔任社區主任助理的台胞施以每人10萬元新台幣的罰款,並聲稱台胞在大陸國企、事業單位就職“違法”,將來恐將陸續開罰。
其實不管台當局搞什麼動作、用什麼借口,說穿了,就是見不得兩岸交流熱絡,見不得台灣民眾從兩岸交流中獲益。他們絞盡腦汁擋擋擋,罰罰罰,想靠營造綠色恐怖,嚇阻台灣的政治人物和百姓參與兩岸交流。
2016年上台前后,民進黨當局嘴巴上說在兩岸關系上“不挑舋,沒意外”,但暗地裡一直縱容、默許“去中國化”和漸進“台獨”。去年“九合一”選舉后,輸得連遮羞布都不剩的民進黨病急亂投醫。為了替2020年選舉造勢,模糊自己執政不力的焦點,不惜犧牲台灣民眾福祉,在挑舋兩岸關系、升高兩岸對抗的道路上演繹“末路狂奔”。
從揚言絕不接受“一國兩制”到提出反制台灣方案的七個“綱領意見”,台當局擺出了一副死磕到底、拒不妥協的姿態,甚至把所有和大陸交流合作的民眾都當成了打擊報復的對象。領了港澳台居民居住証的要被“關切”、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要被“關切”、在大陸投資創業享受政策紅利的要被“關切”,就連有意報考大陸高校的也要被“關切”。
可是,民進黨當局和綠營人士是否想過,為什麼台胞願意和大陸交流,到大陸發展?還不是因為台灣民眾能從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兩岸密切交流合作中獲得紅利。想想2008年到2016年期間,源源不斷的產品訂單讓台灣農漁民收獲滿滿,連年增長的陸客讓島內旅游業者商機不斷。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大陸市場廣闊,機遇多,許多台商台企在大陸得以發展壯大。隨著“惠台31條”的出台及不斷落實,更多的台青、台生、台商在大陸變得越發如魚得水。可以說,願意和大陸交流,願意到大陸發展,這是台胞們自主選擇的結果,因為他們收獲了成果、實現了夢想。
反觀島內,民進黨當局執政一敗涂地,普通民眾薪資低位徘徊,企業面臨“五缺”環境,農漁民、旅游業者因台當局錯誤的兩岸政策賠生意、丟飯碗,年輕人更是在這樣糟糕的環境裡待不下去,紛紛選擇出走。
我們常說,兩岸關系好,台灣才會好。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現實的寫照。從“九合一”選舉的結果也可以看出,台灣同胞希望過好日子,希望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如果民進黨當局繼續無視台灣民眾訴求,對台胞參與兩岸交流一味打壓、限制,隻會被民意無情地拋棄。
歷史大勢不可阻擋,奉勸民進黨當局及綠營人士:逆行又霸道,苦頭跑不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