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台灣寫真:守護海岸,他們在鹽化地帶種樹

2019年08月02日08:54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中新社雲林8月1日電 題:台灣寫真:守護海岸,他們在鹽化地帶種樹

  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歐陽開宇

  “這裡應該算是(地層下陷)嚴重的地區。地平面低於海平面將近2米了,海水整個從地下、從各個土地缺口倒灌進來,雖然看起來是陸地,事實上是泡在海水裡面。”

  圖為台西鄉海堤,右側地平面低於海平面將近2米,茂密的植被區原來是白色鹽分附著的鹽化土地,海岸林復育已見成效。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攝

  站上台灣西部海岸中段的雲林縣台西鄉海園觀光區海堤,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種樹專案總監程禮怡比劃著堤內堤外的高度差、12公頃人工濕地范圍,臉上有晒傷的痕跡,語氣、眼神滿是平和。

  回憶4年前第一次接指令來到這裡,她仍記得踏上白色鹽分附著的鬆軟土壤,當時都快哭了。有著環境教育的專業背景、參與種樹造林多年,她當然一眼看出,在這鹽化的土壤上,種幾棵樹都難,培育一整片樹林根本是難以想象。

  圖為慈心基金會種樹專案總監程禮怡介紹海園項目。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攝

  但慈心基金會決心投入這項工作,台西海園的情形已經是今日台灣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中央山脈以東,台灣中南部多個農漁業縣市長年面臨嚴重的地層下陷。漁民在陸地進行魚塘養殖,需要一部分海水一部分淡水,地表淡水不足時就抽取地下水。程禮怡說,雲林縣還沒有大型水庫,民生、農業用水也都要用水,過度抽取造成當地更為突出的下陷問題。

  台當局“經濟部”水利署參與其中的“地層下陷防治資訊網”資料顯示,2017年度雲林地區最大下陷速率為每年6.7厘米,顯著下陷面積366.2平方公裡,下陷速率超過每年3厘米的主要鄉鎮有9個,其中包含台西鄉。

  慈心基金會認為海岸造林有防風、固沙、抵擋海潮侵襲等多種功效。程禮怡與工作團隊2016年進駐,在生態工法專家張文賢指導下,她們挖出一個4公頃面積的人工生態池,沙土用於墊高種樹地點﹔慢慢地,倒灌的海水不能進入生態池,蓄接的雨水下滲,生態池及附近土層鹽分逐漸稀釋。台中逢甲大學的地層下陷團隊評估:12公頃人工濕地是海園唯一提供淡水地表及地下水的來源,讓地層下陷有所緩解。

  圖中左側為12公頃治理后的人工濕地,右側為未治理的鹽化土地。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攝

  鹽分稀釋,則讓種樹難度逐漸降低。程禮怡說,樹種起來之后,本身可涵養水源,也為這裡帶來淡水。4年來,最初種植的第一代木麻黃已長到四五米高,林下有更多種類的第二代本地原生植物正茂盛地生長。

  三十來歲的劉建福是雲林本地人,4年前跟隨種樹項目進入海園,擔任雲嘉(雲林、嘉義地區)專員。他說,從外地、從純粹消耗資源的工作回到家鄉,考慮的是做些什麼來回饋土地。

  工作之初也充滿挫折,劉說,種下的樹木不是每棵都活,但能用這幾年時間把樹種起來,算是順利了。他和工作伙伴熟練地在濕地內剩余不多的空地上挖開泥沙,補種兩顆新苗,套上基金會和仁舟社會企業研發的“水寶盆”。這個形如大元寶、以回收紙漿制作的涵水容器,已將鹽化地帶樹苗成活率提高到可觀的九成。

  “水寶盆”是數年來海岸種樹經驗的重要成果,劉建福說,盆體可貯存雨水或接收人工補水,導水繩利用毛細原理將水引至樹苗根部,一年后功成身退時會自然分解,不造成環境負擔。

  圖為慈心基金會工作人員在濕地內補種新苗,介紹該基金會和仁舟社會企業合作研發的“水寶盆”。這一環保涵水容器將鹽化地帶樹苗成活率提高到九成。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攝

  認養海園種樹項目4年有成,慈心基金會與雲林縣政府續簽4年。程禮怡說,這些年,提供資金支持的許多企業將這裡當作員工參與生態保育的課堂,參與種樹,還順帶到一堤之隔的海岸邊撿拾垃圾。

  一步步地,“種樹護海岸,大家一起來”的觀念得到越來越多人認同,程禮怡的工作也受到肯定。2018年台灣公益傳播基金會和公共電視首次推出的台灣義行獎,她被台行政當局林務局推薦,成為六位義行獎得主之一。主辦方稱,程是海岸線綠色守護者、推動環境永續的典范。

  海岸造林,如今在全台東西南北十余個縣市擴展開來,從最初的4公頃到如今超過85公頃,專案覆蓋地點已逾15個。

  慈心種樹專案能做得成,程禮怡認為是匯集了各方資源來共同推動。基金會承擔起資源整合規劃、種樹執行的工作,接洽官方林業試驗所等專業機構,邀請專家指導,並取得苗圃企業及各方面企業公益贊助。

  2015年至2018年,慈心基金會已在那麼多困難的地點完成種樹達31萬多棵。如今有更大企圖心,比如繞台灣一圈、把海岸林補回來,以面對地球暖化以及可能引發的可怕災難。

  “一些好的事情呢,其實是要堅持,后面才會慢慢發現那個甜美的成果。”程禮怡說。(完)

(責編:黃曉蔓(實習生)、劉潔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