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論壇”以“雲交流”方式登場——
兩岸持續交流“青山遮不住”
上海、台北“雙城論壇”7月22日登場。上海市長龔正與台北市長柯文哲分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與台北市晶華酒店通過視頻展開會議。有台灣媒體評論說,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兩岸具有指標性的交流活動,繼續搭起兩岸城市交流的橋梁。盡管民進黨當局制造種種障礙,在兩岸情勢緊張的大背景下,“雙城論壇”留下了彼此交流的一扇窗,難能可貴。
“雲交流”的熱絡
近期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加上民進黨當局的刻意打壓和限制,兩岸之間的往來交通受到一定制約,但是兩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並沒有因為疫情而間斷。得益於網絡的發達,兩岸交流也與時俱進,在“雲端”完成,氛圍同樣熱絡。
由華僑大學發起、海峽兩岸共同舉辦的第十屆海峽兩岸高校文化與創意論壇7月中旬在線上舉行。浙江慶元縣龍溪鄉和台灣南投縣仁愛鄉近日共同開展“雲端”交流活動,兩岸茶農交流很多茶葉田間管理、茶葉炒制難題。此前,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線上交流活動在湖南炎陵縣炎帝陵和台灣中華神農大帝協進會部分神農宮廟同時舉行。贈台大熊貓“圓圓”日前再次順利產仔背后,也有兩岸科研人員24小時“雲交流”的一份功勞。
從經濟、科研、環保、學術、教育到青年交流,類似的活動還有很多。“雙城論壇”正是在這股“雲交流”的熱潮中舉辦的。如今論壇邁入第十個年頭,按照傳統思路面對面交流,今年有現實困難和中斷之憂。但是台北與上海的共識就是交流不宜中斷,所以“雙城論壇”通過“雲交流”的創新方式出場。柯文哲表示,如此辦理也彰顯“彼此持續交流的善意和決心”。
交流是合則兩利的事情。這次論壇上,台北與上海分享疫情期間自己推動數字化及公務員遠距上班經驗,通過交流因應后疫情時代經濟模式改變與對策,共同向前發展。中國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汪志冰強調,上海也有許多生活科技供我們借鏡,上海是離台北最近的國際大城市,交流不能舍近求遠。
民進黨的酸樣
除了“雲交流”的創新方式,“雙城論壇”的另一大看點是民進黨當局的微妙態度。
柯文哲日前提到“雙城論壇是兩岸唯一正式溝通平台”,台灣方面陸委會卻反駁指出,“雙城論壇是兩岸城市間交流平台,但不是兩岸間唯一的正式溝通平台。”有民進黨台北市議員更是語有酸意地剖析,論壇是為了拉攏偏藍、淺藍支持者,有很強的政治目的雲雲。
民進黨當局“武大郎開店”樣的心思並不難猜。一方面,不希望柯文哲和台北市把論壇搞得風風火火,呈現出兩岸交流正面價值,讓“仇中”宣傳破功﹔另一方面,民進黨執政過程中,雖然自己兩岸議題處理得一塌糊涂,但也不許別人插手,其霸道蠻橫可見一斑。
島內有識之士的做法,與綠營對兩岸交流摻沙子、使絆子甚至踩剎車的作為形成鮮明對比。
回顧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台行政管理機構負責人蘇貞昌1月24日即宣布口罩禁止對大陸出口。當局對大陸台商、被稱為“小明”的陸配子女、在台就讀陸生的種種刁難,遙控綠色網軍搶佔輿論陣地,散播“仇中”氛圍等,都被大家一一看在眼裡。近期的“漢光”演習和軍購等,也讓兩岸敵意螺旋升高。誰在為兩岸交流鋪路,誰在為兩岸交流拆橋,一目了然。
柯文哲日前意有所指地說,兩岸還是要保持一個溝通渠道,論壇真正目標是“不可以讓對方覺得絕望,對方覺得你完全沒有溝通機會”。他處理兩岸事務的態度就是“務實”,迄今他依然認為兩岸交流比斷流好,合作比對抗好,一家親比一家仇好。
不知道這樣的“三好”箴言,民進黨當局能否聽到耳中?
兩市長的呼應
兩岸應不應持續、深入交流?台灣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有島內輿論認為,“雙城論壇”對兩岸關系一定會產生蝴蝶效應,兩岸一定會恢復正常和持續、深入交流。
這種交流是突破障礙的交流。雖然部分綠營政客鼓噪,但相信絕大多數台灣普通民眾並不支持“台獨”,和平仍是兩岸關系發展大勢所趨。所以,對於兩岸交流設置種種人為障礙,隻能是螳臂擋車的愚蠢做法。
這種交流是持續深入的交流。例如,“雲交流”有創新的優點,但作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權宜之計,也有短板。人和人之間的真實交流,可以嘮嘮家常,比如說今天台北的天氣好不好、上海天氣如何等,這些看似非正式性的話題,其實更能促進人員交流。
有鑒於此,近日在廣東舉辦的第四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開幕式就採取現場+雲論壇的雙層模式。相信隨著抗疫的不斷勝利,兩岸交流也將從屏對屏回歸到面對面模式。龍溪鄉和仁愛鄉的茶農在“雲端”分享了經驗后,就明確提出,希望明年島內同行能夠來慶元實地考察,深化兩地茶農的進一步合作。
上海市長龔正在“雙城論壇”致辭時說,疫情雖然阻止彼此面對面,但無法阻止心連心,未來仍將秉持“兩岸一家親”,凝聚更多共識,為兩岸民眾謀更多福祉。柯文哲呼應強調,疫情過后的世界或許不一樣,但是台北與上海持續交流合作的關系不會改變,台北與上海的雙城論壇也會繼續為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共同努力。
追求兩岸和平發展,是兩岸民眾共同的心聲。兩岸持續深入的交流,是“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的滔滔江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