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上半年台資登陸金額增加52%:看好大陸市場 台商信心滿滿

本報記者 柴逸扉
2020年07月27日08: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7月的福建漳州,暑氣正暄。但漳州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林伯彥卻頂著酷暑,忙著推進台灣小鎮建設。根據規劃,台灣小鎮項目擬投資10億元人民幣,主要開發建設台胞居住區、台灣產品銷售中心、台灣小吃街及相關配套。“建設台胞小鎮,就是想給台胞安個‘家’。這樣就能吸引更多來大陸發展的台商在此扎根。”

  像林伯彥這樣看好大陸發展的台商不在少數。盡管遭遇新冠疫情,今年以來台商台企在大陸的投資不減反增。台當局經濟主管部門近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6月台灣方面核准對大陸投(增)資金額31.7億美元,同比增加52.49%。其中,6月份赴大陸投資金額4.97億美元,同比大增186%。

  投資項目紛紛落地

  兩岸數百家企業參與對接,場內外促成有效配對1000余場次,意向簽約金額近10億元人民幣,推介直播中最高在線人數超5000人……7月初,由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福建省商務廳和福建省台港澳辦等共同主辦的“台資企業拓內銷”線上推介對接系列活動首場對接會在福州舉辦。兩岸企業家代表重點圍繞機械設備、化工材料、電子元件、食品、服裝、家居建材等領域,深入洽談對接並達成多項合作意向。

  福建是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今年1—6月,福建全省合同台資10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5%﹔實際利用台資5.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5%。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對台服務,讓許多台企對大陸市場繼續投下“信任票”。3月,台企國喬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泉港石化項目落戶福建﹔5月,福州台資項目“雲洽談”簽約會在福州台商投資區鬆山片區舉行,4個項目正式簽約,擬投資總額22.3億元人民幣……

  台商台企勇於增資擴產的不只是在福建。在四川,今年1—5月,四川新增台資企業61家,有7家台資企業增資。在山東,今年1—4月山東全省新批台資項目12個,實際使用台資4.3億元人民幣,其中有2家台資企業增資2.4億元人民幣,新簽項目總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有5個,佔41.7%。在江蘇昆山,今年1—4月,該市新批台資企業51個,增資項目19個,新增投資總額12.3億美元,同比增長273.5%,新增注冊資本5億美元,同比增長223.9%。

  大陸前景令人期待

  台商台企紛紛增資擴產的背后,是對大陸發展的信心,對大陸市場的期待。

  “及時應對和控制新冠肺炎疫情,體現了中國大陸的制度優勢。通過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方式,我們實現了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這讓我們台商堅定信心,在大陸投資興業。”全國台企聯會長李政宏這樣表示。

  “疫情擋不住我們深耕大陸的步伐。眼下,廣大台企已按下‘重啟鍵’,大家都在追趕時間、加碼進度,以積極姿態應對危機、尋找轉機,大陸市場前景隻會越來越好。”廈門台協會會長吳家瑩說,廣大台商充分感受到福建撐台企的“速度、力度和溫度”,這將助力更多台胞融入大陸經濟新一輪發展。

  全國台企聯常務副會長、台灣南寶樹脂集團大陸區董事長孫德聰認為,他有信心實現新增的投資項目當年投入、當年產出。“以前台企產品主要依賴外銷,如今大陸不僅是台企的生產基地,還是巨大的銷售市場。”

  “疫情之后,兩岸企業各展所長,未來可以一起‘拼船出海’,共謀新機。”台企國喬公司董事長楊品正說,廣闊的市場前景和良好的發展空間,是大陸發展的重要優勢,他對此信心滿滿。

  惠台政策溫暖人心

  台商看好大陸機遇、增資擴產的同時,大陸有關部門積極出台、落實惠台政策,為台商台企解決實際困難,助力發展。

  在江蘇昆山,當地創新開展“鏈式服務”,繪制復工“樹狀圖”,聚焦企業用工、資金、原材料供應等“堵點”。今年1—4月,昆山確認20家台資企業可享受稅前扣除,為企業節約成本200余萬元人民幣﹔14家台資企業享受增值稅免稅政策,免稅銷售額1619萬元人民幣。同時,當地還出台“促量促增”獎補政策,對利潤再投資超3000萬元的台資企業實施現金激勵,目前已輔導兩家台企申報獎勵資金180萬元。

  在山東,山東省台港澳辦和省內16市台港澳辦都公布24小時熱線咨詢服務電話,及時解答台港澳同胞遇到的各類問題,做到有求必應、應做盡做。有關部門持續加大財政信貸支持力度,在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中共為台資企業提供銀行貸款授信、財政支持10多億元人民幣。

  “近年來,大陸相繼出台各項惠台政策,給予了台企用工、用地、融資各方面大力支持,讓我們感受到了滿滿的實惠,讓我們更有信心在大陸、在廣西發展,把企業做大做強。”近日在廣西有關部門的調研活動中,在桂台商王九齡激動地表示。

(責編:劉潔妍、楊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