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傳統文化之美 感受鄉村振興之變——第十五屆“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側記
新華社武漢11月6日電(記者喻珮、賈金明)土家織錦“西蘭卡普”如何制作?“世界硒都”緣何而來?正在湖北恩施開展的第十五屆“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活動中,台灣媒體記者帶著這些疑問深入走訪,實地感受土家族的風土人情,了解當地鄉村振興的累累碩果。
在瀝瀝小雨中,兩岸媒體記者一行來到當地最具特色的游覽地之一恩施土司城,這是土家族土司文化標志性建筑。古色古香的門樓、侗族風雨橋、土家族民居等建筑,讓台灣朋友嘖嘖稱奇。
11月3日,台灣媒體記者在恩施土司城體驗土家族服飾。新華社記者 賈金明 攝
身著黑斗篷、纏上青頭帕,台灣東森電視台記者楊釗在視頻連線中向台灣觀眾介紹:“這套服裝以黑色和紅色為基調,色彩豐富、明艷,穿戴起來是一次難忘的體驗。”
在民俗博物館,西蘭卡普的傳承人梁春蘭端坐在紡織機前,右手揮刀、左手牽線,勾線、放線……一幅大型的西蘭卡普正從她手中流淌成霞。
“您做這個多長時間了?”TVBS新聞記者陳韻雯問。
梁春蘭熱情介紹,她從12歲開始練習制作西蘭卡普,至今已經41年。西蘭卡普運用手工挑織,紡線顏色搭配豐富,是土家女兒最珍貴的陪嫁。
32歲的陳韻雯細細觀賞著西蘭卡普復雜多變的圖案。“我來之前專門查閱了土家族的資料,但親眼見到傳統的手工藝者現場編織這麼精美的作品,還是覺得蠻震撼的。他們既能守住傳統,又能兼顧生計。”她感慨地說,在大陸常常聽到朋友談論鄉村振興工作,在振興過程中如何保留傳統文化,值得兩岸多多交流和學習。
11月3日,台灣東森電視台記者楊釗在恩施土司城參觀。新華社記者 賈金明 攝
恩施州森林覆蓋率近70%,享有“世界硒都”之稱號,也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來到風景秀麗的恩施市龍鳳鎮龍馬村,500畝茶園滿目蔥綠,茶香扑鼻。這裡是恩施州龍馬新果實業有限公司的茶葉種植基地之一,也是杭州市和恩施州結對幫扶的示范茶園。
據介紹,為了提升茶葉產業附加值,公司大力發展抹茶產業。當地多個行政村累計建立抹茶訂單示范基地1073畝,直接帶動貧困戶318戶1123人實現增收,當地100余人實現家門口就業。相關抹茶產品出口到日本、美國。
“由政府引導、市場主導、茶農操作,特別是引進抹茶技術后,茶葉生產從一季擴展到三季,既增產、又增收,農民都富起來了。”龍馬村村委會副主任張義國向兩岸媒體記者介紹。
“‘世界硒都’果然名不虛傳。利用現有資源,發展特色產業,不僅幫助百姓增收,也大大打響了恩施‘硒都’的品牌。”楊釗說,台灣人很注重養生,他特意拍攝了很多茶園的畫面,希望讓更多台灣朋友知道恩施的各種富硒產品。
11月5日,台灣媒體記者參觀恩施宣恩縣鬆坪易地扶貧安置區附近的服裝廠。新華社記者 賈金明 攝
兩岸媒體同行后又來到宣恩縣鬆坪易地扶貧安置區。地處湖北省西南邊陲的宣恩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近年來,通過招商引資,宣恩縣引進服裝廠、鞋廠等勞動密集型企業落戶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提供3000多個工作崗位,就近吸納貧困戶就業增收。
2020年5月,湖北省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時期31.84萬戶88.23萬人的易地扶貧搬遷建設安置任務,99%以上的搬遷戶實現了脫貧,搬遷群眾生產生活正在從“搬得出、穩得住”向“有就業、能脫貧、逐步能致富”轉變。
台灣自媒體創作者劉世鑫談到,此次採訪中,他印象最深刻的要數當地的扶貧事業。多年前這裡是比較落后且交通不便的地方,在政府及企業的支持幫扶下,居民的生活質量大幅改善,再不用“靠天吃飯”。
11月5日,台灣TVBS記者陳韻雯在恩施宣恩縣鬆坪易地扶貧安置區的居民家中採訪。新華社記者 賈金明 攝
東森新媒體駐京特派記者任以芳在大陸工作生活了近10年,了解到很多鄉村鮮活的脫貧故事。此行來到恩施,任以芳深入農戶家中、廠房裡,以鏡頭為媒,用心體察和記錄鄉村振興給這裡帶來的變化。
“我在服裝廠看到很多年輕人,他們說雖然外面掙錢的機會多,但是願意選擇在家門口工作,可以陪父母、陪孩子,不用背井離鄉。這樣一來,農村的留守兒童問題也可以解決。”任以芳被當地村民質朴的心願所打動。
有收獲,亦有期許。在為期近一周的參訪中,來自台灣《聯合報》、TVBS電視台、東森電視台等10余名台灣媒體工作者紛紛表示,當地人民的熱情好客讓他們流連忘返,兩岸間應持續開展更多親切友好的交流,增進了解和認識,以情促融,共謀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