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織帽亦是“織心”:一個台商家族的共富傳承

2022年01月20日08:30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新華社寧波1月19日電(記者顧小立)在福盛隆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俞家琛位於寧波的辦公室裡,近百頂各式各樣的草帽錯落有致地挂在大門右側的牆壁上。同事開玩笑說,每次走進他的辦公室,就仿佛踏入了一個袖珍的“草帽博物館”。

  “我是很喜歡草帽的,小時候就跟草帽睡在一起。”隨手拿起一頂乳白色的織草帽,俞家琛向記者細細講起了制作工藝。他說,一頂小小的草帽裡,凝聚著俞家幾代人的“百年記憶”。

  俞家琛的祖籍地寧波盛產藺草,明清以來,不少家庭靠著一手編織草帽的技藝貼補家用。上世紀20年代,祖父俞立梓在上海創業,從多地制作、收購麻帽、金絲帽的帽胚,並以上海為貿易起點銷往海外。后來,俞立梓和兒子俞翊燾分別前往香港和台灣,把制帽業務繼續做大。上世紀90年代,出生於台灣的俞家琛成為“草帽之家”的新一代探索者。

  將做好一頂小小草帽的事業延續百年,俞家琛說,這當中最重要的品質就是對“善念”的傳承。“帽”和“人”相互依存,善待帽子,即是善待人心。這種善念,是讓更多人得到真切可感的關懷,是讓更多人收獲由心而生的溫暖。

  盡管很早就外出經商,但祖父俞立梓一直有個信念,要帶動家鄉父老一起“好起來”。改革開放后,俞立梓不止一次告訴兒孫,有機會要“回去看看”,為家鄉做一點實事。1993年,在寧波鎮海渡駕橋村俞家的老宅旁,一間嶄新的草帽生產廠房蓋了起來。過了幾年,距渡駕橋村20公裡外的寧波海曙也造起了另一個車間,隨著當地營商環境的不斷完善,兩個廠區近年來產值穩中有升。

  俞家琛回憶,父親俞翊燾以前常常說,所謂織帽,亦是“織心”。他對員工很照顧,跟員工交談總是很溫和。“他把員工當親人,看重的不僅是員工現在的價值,更是他未來能如何走得更好。”

  像父親一樣,俞家琛也喜歡時不時去車間走走。在一排排針車生產線前,他像見到老朋友那樣自然地湊過去,和幾位同事你一言我一語聊起來。在介紹員工時,他常把“已經在我們這邊做了很久”這句話挂在嘴邊。不少女工從學校畢業后就開始來廠裡上班,十幾年過去結了婚、生了孩子,依舊跟著俞家琛在制帽一線的縫紉機前忙碌。

  “我辦廠的目的,也是盡可能讓老員工背后那一個個‘小家’,能夠有一個更好的、有錢一起賺的‘大家’。”俞家琛說。

  俞家相信,教育是讓人全面發展的基礎,知識是讓更多人富起來的力量。改革開放后,俞家為家鄉鎮海捐資興建了喬梓小學(現為喬梓學校),后來還為學校創設了“梓芽·鼎育”教育基金。“梓芽”獎勵在學習與德行兩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鼎育”則獎勵在教學上具有熱忱有創新方法的教師。

  2022年1月12日,新一屆“梓芽·鼎育”教育基金頒獎典禮在喬梓學校舉行。和往常一樣,俞家琛如約來到典禮現場,與校方和當地台辦相關負責人一起,為該校近300名師生頒發獎金6萬余元。目前,“梓芽·鼎育”獎頒獎典禮已舉辦四屆,惠及超過1000名學生和教師。

  “現在我們學校有學生800余名,教學力量也越來越強,我十分高興,也更加敬佩一直奮斗在教育事業上的老師。”俞家琛在現場致辭時說,“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以后一定會取得比我更大的成就,希望大家也能積極回饋社會,把‘善念’傳遞下去。”

  “最近大家都在講共同富裕,我覺得追求共同富裕需要‘善念’,需要雙向的‘互助’精神。”俞家琛認為,“如果我們把人與人之間互助的‘橋梁’修得更通暢、更精准,那將有益於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責編:高歌、崔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