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先輩的抗日歷史應該被世代銘記——訪台灣抗日志士后人丘秀芷

2022年07月07日20:26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新華社台北7月7日電(記者齊湘輝 岳夕彤)今年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5周年。七七事變紀念日前夕,記者拜訪了台灣著名抗日志士丘逢甲的侄孫女、台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榮譽會長丘秀芷,聽她追憶先輩們那段抗日的烽火歲月。

  “其實台灣的抗日,從1895年就開始了。”丘秀芷今年雖已82歲高齡,但回憶起家族抗戰歷史,依然頭腦清晰,思維敏捷。

  1895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次年,丘逢甲揮筆寫下傳世名句“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他與台灣更多仁人志士一起,誓與日本侵略者決一死戰,與鄉土共存亡。

  “乙未(1895年)台灣人組建義勇軍抵抗日軍,從三角涌、龍潭、湖口,一路被日軍血洗鎮壓。”丘秀芷翻開她主編的《破碎山河誰來補——台灣抗日先賢先烈傳》,感慨地說。

  少女時代的丘秀芷,無意間發現了家裡的一個印章,上面寫著“台灣義軍總帥丘逢甲”,這段埋藏許久的家族抗戰史才逐漸浮出水面。

  甲午戰爭爆發時,丘逢甲正值壯年。“甲午戰事起,丘家人就意識到,日本覬覦台灣已久,中日之間必有一仗。”丘秀芷說,丘逢甲出面號召,成立以客家人為主的團練。

  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簽訂后,丘先甲、丘逢甲兩兄弟義憤填膺,以“抗倭守土”為名,號召創辦義軍,帶頭變賣家產以充軍費,並動員親屬入伍。丘逢甲擔任全台義軍統領。因為武器裝備不足,經過一個月的浴血奮戰,義軍傷亡慘重。

  如今,台中大坑地區丘先甲墓碑上的對聯“威武彰南崁,英靈振北坑”依然清晰可見。丘秀芷說,這副對聯刻於1917年,當年父親冒著被日本人逮捕的危險也要在爺爺墓碑上刻下這副對聯,就是希望有一天這段歷史可以為世人所了解。

  義軍沒能阻擋住日軍,台灣遭受日本殖民壓迫長達半世紀的苦難歲月由此開始。但反抗從未停止。丘逢甲的兒子丘念台在祖國大陸參與抗日運動,與台灣島內抗日志士遙相呼應。

  七七事變后的第二年,廣州淪陷。丘念台組織成立東區服務隊,從事動員民眾等工作,投身長期抗戰。服務隊吸引了很多台灣青年學生。

  “他與數十名有志青年,以步行方式,背包袱、毯子,到一個個鄉村小鎮去做宣傳。”丘秀芷說,丘念台當年還編了服務隊隊歌:“步行二千裡,東區服務隊,動員民眾自衛……大家齊奮起,老幼男女,必收復失地。”

  日本在台殖民統治期間,推行奴化教育,嚴禁台灣民眾學習和使用漢語。丘念台在大陸投身抗戰的同時,不斷給台灣的丘氏宗親寄來國文書籍。正是這些書籍,啟迪丘秀芷走上文史寫作的道路。

  “就連我的名字‘秀芷’,也是伯父丘念台起的。”丘秀芷說,日本殖民統治期間,台灣民眾不能取中國名而隻能取日本名。台灣光復后,她立刻改回了中國姓名。

  她在整理家族抗戰史的過程中,有感於先人無私無我的愛國精神,希望那段歷史被世代銘記,於是從1975年開始致力於台灣史的研究,傾其所有對丘家及台灣其他抗日家族歷史資料進行整理,出版了多本書籍。

  2006年,台灣抗日志士的家屬及后人成立了台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丘秀芷曾先后擔任理事長、榮譽會長。

  “我們的宗旨是,紀念和發揚所有台灣抗日先輩愛國愛鄉光榮傳統。”丘秀芷說。

(責編:賈文婷、楊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