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台湾频道

30年琉璃路:杨惠姗坚定,张毅执著

本报记者  孙立极  陈晓星
2017年11月18日05:0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张毅、杨惠姗夫妇
  (琉璃工房供图)

  “30年前,两个傻子突然离开了金马奖最佳女演员、导演,选了一条别人不清楚的路,他们到底在做什么?”日前在台北“成功之母”座谈会上,琉璃工房创办人张毅、杨惠姗如此开场。被世界知名博物馆收藏作品的依次展示,宛若向当年的影迷报告30年走过的路。

  站在30年前自己从影时的照片墙前,杨惠姗情不自禁地大笑。照片中的辣妹与现在一身黑衣知性的她判若两人,但她认为,“以前每部戏我都很努力地去演,哪怕剧本是荒谬的。那时经历的100多种人生经验,在琉璃创作中扮演了非常多的角色。”

  “那是满坑满谷的挫折”

  本来是张毅主讲,向来“惜语如金”的杨惠姗突然打开话匣子、欲罢不能,被张毅嘲笑“要讲到今天所有人回不了家”,原因是被问到30年遇到的挫折。

  杨惠姗说,“那是满坑满谷的挫折。”琉璃工房起步的前3年半,几乎就是在一炉炉烧坏的琉璃中度过的。失败的作品就暂时丢在工厂后方,形成一个高高的“琉璃冢”。“曾经每次我们打开炉前就知道希望不大,但还是要拆掉石膏,把琉璃拿出来,因为要知道错在哪里。”

  3年半时间,他们卖掉数套房产,烧光所有的积蓄,最高负债7500万元(新台币,下同)。张毅回忆,一开始他们进口琉璃材料,因为有色琉璃与透明琉璃膨胀系数不同,放在一起一烧就炸,只好自己研发材料。研究脱蜡铸造时以为简单,却发现有时蜡会脱不出来,粘在里面。“还一度窑炉烧到冒出青烟,才知道我们的石膏脱水不足,跟耐火砖起了化学反应。已经欠债7500万了,我们又烧坏了一个要价58万的窑炉。”

  杨惠姗说,有时不是冒青烟而是冒火,炉体高温时没办法处理,要等凉下来才能打开。而打开的景象简直像鬼屋:炉体内又黑又黄,同时飘满如蜘蛛网一样的棉絮。“还发生过惨案,因为没有经验,锅体已经看到有一点裂,但换锅要在高温拉出来,而且锅体很贵,总希望能再熬一两天,结果发生破锅。”

  杨惠姗回忆,1400摄氏度的琉璃流到地板,窑炉是在二楼,张毅的办公室就在锅炉的正下方。“高温的琉璃像火山岩浆一样流了一地,我只能狂喊,让下面的人快闪。当时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危机,还拿水去泼,更惨了,水马上相应地变成高温。这种破锅发生过两三次……”

  “少一根筋,所以才坚持下来”

  即使做了30年,杨惠姗说,自己仍然不断面对失败。“每个作品背后都是很可怕的挫折。琉璃在高温的时候,自主性很强,你很难掌握,光是要控制好在最完美的位置,一个作品没10件以上是做不出来的。”她说自己“少一根筋”,所以才坚持下来。“少一根筋也是好的,痛苦少一点。我做事没杂念,只想怎么做好、做对。”

  张毅呢,有没有想过放弃?“杨惠姗每天站在窑炉前,打开又是一炉破的,我看着她,就知道要再去打电话借钱了。”张毅说:“我不是不想放弃,是不能放弃!我们走得这么辛苦,要是放弃,一切就真的全部化为灰烬了!所有的窑炉几千万、几百万变成废铁。我会鼓励自己,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能借就去借钱吧!”

  当然,张毅还有另一种执著。他说,30年对琉璃工房来说有三件最重要的事,一是他们以为只有法国人会的脱蜡铸造工艺,原来在中国汉代就很成熟了;二是从《药师经》中“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体会“如果你得到智慧,心应该是干干净净的”;三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句诗“彩云易散琉璃脆”,琉璃工房作为东方的创作人,“人生无常”应该是最该诠释的思想。

  “追求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

  “我们的努力是一个文化的努力。”张毅一次又一次强调。琉璃的名字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的寻根和归位。1993年,琉璃工房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展览。“我们希望琉璃工房的第一个展览在北京故宫,对我们来讲有非常深沉的价值和意义。”

  在他们研究脱蜡铸造几乎弹尽粮绝时,听说河北满城县中山靖王墓中的琉璃耳杯,才知道脱蜡铸造琉璃在中国汉代就已经成熟。“如果从工艺的角度,你觉得它只是一个曾经出现过的工艺传统,但从深沉的概念来看,工艺代表一个民族文化最重要的部分,而那样的部分可以中断2100年,我以为需要反省的动机很深沉。”

  张毅说,琉璃工房30年来,不仅有对于自身艺术创造的努力,还有着墨于文化的整体努力。琉璃工房有一种文化追求的价值观念。“我们在上海设立的琉璃博物馆,不是展览我们自己的作品,我们希望全世界所有的艺术家都能到中国来,希望他们了解现代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概念。”

  张毅说,他们竭尽所能地做这方面的努力,不求经济回报。“对我来说,这是基于千年、万年的基础。因为一个民族、一个真正的大国的崛起,不能只靠经济,必须走出去让别人知道我们是谁,同时也知道别人是谁。”

  琉璃工房走过的30年,也恰好是两岸交流的30年。台北有父母和旧时记忆,上海有家和倾心的事业,每年他们都频繁往返海峡两岸。张毅说,“对我们而言,两岸没有二分法,中华民族的文化只有一个。不管是台北、还是上海,我们追求的都是传承了五千年的那个文化。”

(责编:冯粒、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