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恢复交往三十周年 这些文艺作品催人泪下
2017年是两岸打破隔绝状态、恢复民间交流30周年。30年前,在两岸同胞的不懈努力下,两岸长期隔绝状态终被打破,两岸交流交往大门由此打开。两岸从隔绝到逐渐开放的过程中,涌现了无数感人至深的诗文歌曲和影视剧作品。
电视剧《原乡》:回家看娘 原乡情长
《原乡》剧照。图片来源于人民日报海外版。
电视剧《原乡》以1987年台湾地区宣布开放探亲为背景,还原居住在台湾眷村的老兵因思念家乡,冲破藩篱,争取回大陆探亲机会的故事,刻画了台湾老兵的人物群像。这些人中,有懦弱胆小、只能默默咽下思乡之苦的小人物洪根生,有胆大冒险偷偷回到大陆探亲的“异类”杜守正,还有养尊处优却心系大陆爱人的余夫人,就连受制于职位要阻拦老兵返乡的反派人物路长功,在看到故乡老娘视频时,也还是会痛哭流涕、思念不已。
在这部剧的大结局,老兵们穿上写有“我要回家”“我想妈妈”字样的白色汗衫,浩浩荡荡走出眷村,正是这场“返乡探亲运动”最终促成了台湾当局解除禁令,开放返乡。
编剧陈文贵曾表示,《原乡》每一集里都有生活的底子,笔尖里流出的不是墨水,是老兵的血泪。陈文贵说:“老兵们想家回不去,提也不敢提,娶的台湾老婆也不理解,他们的孤独不是一种刻意的悲惨。它是一个群体命运真实的存在,不是煽情。”
该剧导演、主演张国立表示:“这段历史,我们这代人不应该忘记。我们这代人还有一种责任,要告诉下一代,中华民族曾经历这样一段不能忘记、不能让它再发生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还有这部剧的主题曲《望大陆》,这首歌的歌词取自于右任的爱国诗篇,“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诗句感情沉郁、字字泣血,寄托了于右任对家乡深沉的眷恋,也准确地表达了《原乡》的主题。
歌剧《回家》:38年回家路道阻且长
演员在表演民族歌剧《回家》。这一场景表现的是1988年罗旺篼(前右)回到家乡见到白发苍苍的母亲时跪地而泣。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江西省歌舞剧院打造的民族歌剧《回家》,讲述了大陆籍台湾老兵罗旺篼38年后回家探亲曲折感人的故事,分为“保家”、“离家”、“想家”、“安家”、“寻家”、“回家”6个章节。 从1949年到1988年,罗旺篼的回家路走了整整38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总导演徐向东说,老兵们的心里有一种强烈的“大陆是我家”的意识,绝大多数家庭还保持着逢年过节祭祖的习惯,他们说要把这种民族血脉传下去。
《回家》总制片人郜海镭记得,有一位江西宜春籍老兵的老屋墙边摆放着很多坛子,里面是老母亲为儿子做的他最爱吃的干薯片,“从儿子离家开始做,每盼一年就做一坛”。在《回家》里,除了干薯片换成更具地方特色的腌笋,其他情节几乎原封不动。一年一坛腌竹笋,坛上装满娘挂牵,38坛腌笋象征38年回家路,在这条路上,黑发少年变成白头老翁。
歌曲《撕裂我吧》:乡愁无处安放 撕裂身体与灵魂
胡德夫《撕裂我吧》MV截图。
“请问屋檐上还有风雨吗/ 请问风雨中还有旗帜吗/ 请问旗帜上还有风采吗/ 请问风采中还有我在吗/ 撕裂我吧,撕裂我不安的身体/ 撕裂我吧,撕裂我飘荡的灵魂……”
台湾诗人钟乔为飘零一生无法归乡的台湾老兵写下《撕裂我吧》,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把这首歌谱上曲,在两岸传唱至今。
胡德夫说,在两岸恢复交流之前,老兵们是被撕裂的,他们心里想要回来,但当时并不被允许。“我的过去沉没,沉没像一条搁浅的船。”陌生的土地,孤独地等待,见不到亲人,回不到故乡。无尽悲歌,唱出了老兵深感撕裂的无奈与无处安放的乡愁。
歌曲《大地》:乐队Beyond写给台湾老兵的歌
资料图:beyond乐队。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那些苍翠的路上/历遍了多少创伤/在那张苍老的面上/亦记载了风霜/秋风秋雨的度日/是青春少年时/迫不得已的话别/没说再见/回望昨日在异乡那门前/唏嘘的感慨一年年/但日落日出永没变迁/这刻在望着父亲笑容时/竟不知不觉的无言/让日落暮色渗满泪眼……”
这是香港摇滚乐队Beyond的歌曲《大地》,讲述了一名老兵回乡时的情景,创作时代大背景正是1987年两岸重启交流。
1986年,Beyond主唱黄家驹完成《大地》的编曲。1987年11月之后,台当局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于是黄家驹想到把《大地》填成表达海峡两岸情怀的一首歌,并交给刘卓辉填词。1988年9月,歌曲正式发行。
这首歌不只表达了对父亲的爱,也写出了台湾老兵对亲人和故乡望眼欲穿的憧憬。有评论称,《大地》在流行摇滚中带着一股中国风,是Beyond的一次大突破,也表达出他们对神州大地的情怀。
诗歌《乡愁》:跨越海峡的思念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久负盛名。
1928年出生在江苏的余光中,1950年赴台,直到1992年才第一次回到大陆。一首《乡愁》,道出了40余年来对故乡和祖国的情怀,道尽了两岸思念之情。
虽然已经多次回到大陆,但谈及“乡愁”,余光中曾表示,“乡愁还是有的”,“大陆在变,故乡在变,乡愁是解不了的,文化的乡愁永远解不了。”
歌曲《乡愁四韵》:一唱三叹 乡愁悠久绵长
乡愁这一主题贯穿余光中的创作。除了《乡愁》外,《乡愁四韵》也是其经典之作,这首诗经音乐人罗大佑谱曲后得以广为流传。简单的木吉他伴奏,更为原诗作增添了忧伤之意。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四种简单的意象却能引起人们深深的共鸣,这是故乡在游子身上留下的不可抹灭的印记,是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舍却的牵挂。
“爱而不能,故土难归,从多少诗文曲调里流淌而出的人生旷久的哀叹。悲歌不尽,感人的是那望眼欲穿的憧憬。”六十余万老兵渴望回家的心愿,如今已演变成每年七八百万两岸人民交流往来的洪流。从道阻且长到畅通往来,两岸开启交流是历史大势,不可阻挡。(编辑:张晴、李雪姣,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央视网、《海峡导报》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