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傳統文化類節目熱潮傳寶島(透視傳統文化節目熱③)

本報記者  柴逸扉
2017年03月16日06: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台灣某電視台報道《中國詩詞大會》

  “大陸的節目越來越多元化,沙畫+詩詞,有創意,且能讓人增長語文知識。”“(武亦姝)才16歲就這麼厲害,后生可畏啊!”……前不久,中央電視台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火爆熒屏,同時也引發了與內地同文同源的台灣網友的關注和贊嘆。

  相較於娛樂性強的主題,《中國詩詞大會》《中華好詩詞》《漢字聽寫大會》等節目更具有文化味和教育性,它們的出現,引發了台灣網友對選手們深厚知識積澱的贊嘆和對傳統文化繼承的思考。

  

  古典才女廣受追捧

  《詩詞滿腹古典才女武亦姝》,這是台灣《中時電子報》2月10日“兩岸星期人物”欄目的標題。標題所指的這位武亦姝,就是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的冠軍,來自上海復旦大學附中。年僅16歲的她,不僅“長發披垂、柳眉鳳目”,而且詩詞儲備量多達2000余首,場上表現從容自信。中時電子報的這篇文章用“這位充滿古典氣質並詩詞滿腹的女孩,在中國古典詩詞歌賦的襯托下,完全滿足了人們對於古代才女的想象”來夸贊武亦姝。

  除了對這位古典才女進行追蹤報道和贊美,台灣媒體和網友也對整個詩詞大會活動很關注。比如台灣《旺報》對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的開播進行了報道,並感嘆近年來大陸歌唱類選秀節目席卷兩岸后,看起來生硬的《中國詩詞大會》同樣能夠吸睛兩岸網友﹔台灣TVBS電視台也推出關於這一話題的新聞,用視頻片段展示武亦姝與人稱“萬詞王”的大學老師王子龍的交鋒,令觀眾感嘆選手高超的文學素養與賽場的激烈氣氛。

  事實上,在這場《中國詩詞大會》之前,2013年10月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第一季播出時,台灣中天新聞台就以“寫完漢字,考成語背詩詞,陸娛樂新PK”為題,關注大陸熒屏國學文化類節目,闡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和電視節目背后的文化底蘊。此外,中央電視台《漢字聽寫大會》、貴州衛視《最愛是中華》等弘揚國學的電視節目,也都成為近年來熒屏出現的主流文化類節目,同時,這股熱潮也引發海峽對岸的關注。

  島內參與者頻現身

  對大陸文化節目的關注,台灣媒體及網友不只是因為感嘆節目本身的文化味和精彩性,還由於這些節目裡時常出現的“台灣身影”。盡管近期的《中國詩詞大會》沒有出現台灣選手,但在《中華好詩詞》第二季節目中,來自台灣大學法律系的張仲宇和台灣師范大學文學院的梁道萍,上演了一場詩詞巔峰對決,受到島內媒體和網友的熱捧。

  由於從小受父親影響,張仲宇非常熱愛詩詞。他在《中華好詩詞》第二季的對抗中,擊敗原擂主武漢大學曹一鳴,成為新擂主,同時也因其高大帥氣的外表,被網民封為“國學男神”,當晚他的微博粉絲量就從70人漲到3000多人。次日,台灣東森新聞也以“台大生登陸比詩詞,高帥外表受封‘男神’”為題,報道了台灣選手參加大陸詩詞節目的新聞。

  隨后在節目中,就讀於台灣師范大學文學院的大一新生梁道萍與台灣老鄉張仲宇的巔峰對決,讓評委嘖嘖驚嘆,直夸領略了台灣年輕人的新風採。節目播出后,兩位擂主被海峽導報譽為“寶島雙驕”,台視新聞《早安你好》則以“陸詩詞PK戰,師大女生擊敗台大男神”為題,專題報道兩位選手在大陸上演詩詞對決的節目盛況。中視、華視、壹電視、東森、TVBS等7家當地電視台對此次《中華好詩詞》進行了專題報道。

  另外,在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漢字聽寫大會》中,台灣代表隊也都多次參賽,引發島內關注。

  除了來自台灣的選手參與大陸的文化類節目,台灣著名的文化學者也同樣關注到這些節目。2014年10月17日,《中華好詩詞》台灣特別節目第一場請到了有“詩翁”之稱的當代著名詩人鄭愁予坐鎮節目現場,並稱“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有教育性有文學性甚至有娛樂性的一個節目”。出席節目的台灣淡江大學中文系顏崑陽教授表示“傳統的文化也有詩詞的專業知識,還能夠把它帶入了這種綜藝節目的趣味,實在是個好看的節目”。

  架起兩岸溝通之橋

  “這麼好的節目希望在台灣也能看到。”“這些傳統古詩詞真的好有意境,而且題目形式多樣又有深度,不能隻靠死背,還要能有一定的文學程度與理解能力,真的好棒!”……在相關社交媒體上,台灣網友對《中國詩詞大會》的節目這樣評論道。

  “由於兩岸同屬中華文化,因此這些文化類節目能同時受到兩岸網友的追捧。在台灣,早年也曾有與《中國詩詞大會》等類似的節目,參賽選手很需要深厚的知識積累。如今兩岸也可以有其他形式來進行這類節目的合作。”談及這一問題,台灣資深媒體人賴錦宏這樣表示。

  比如在《中華好詩詞》中,台灣電視人趙偉和陳宥穎就深度參與了節目的錄制,他們的參與能把台灣電視節目制作的理念帶到大陸,也能更好地挖掘台灣選手。同時,台灣的中華文化底蘊深厚,學校教育對傳統文化思想和古文訓練的專注,都促使台灣提供優秀的參賽選手與能夠欣賞、愛欣賞這類節目的觀眾。

  不過,也有島內媒體人表示,由於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政策,台灣島內的電視台和制片團隊如果要推出體現中華文化元素的節目不容易得到相關部門的資金支持,因而很有必要與大陸“抱團”才行。未來兩岸應該發揮各自的優點,加強合作,更多兩岸電視節目走近彼此的觀眾,架起文化溝通交流的橋梁。

(責編:王吉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