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再生家具成新寵
圖為文山再生家具展示拍賣場外景。 |
圖為民眾在仔細挑選合適的再生家具。 |
寶島勁吹環保風,再生家具成新寵。根據台灣“環保署”的統計,最近5年,全台28個再生家具中心拍賣再生家具收入逾1億元(新台幣,下同),不但浥注各縣市財政,也增加清潔隊員收入。
台灣“環保署”的統計顯示,全台各地環保機關推出的再生家具,2015年吸引5萬人次參與拍賣,最近5年累計創造上億元產值。其中2011年時拍賣出3.2萬件收入2454萬元。2012年拍賣3.5萬件收入2954萬元,2013年拍賣2.7萬件收入1986萬元,2014年拍賣3.7萬件賣出2800萬元。
拍賣場為永續經營注入活力
過去台灣民眾對破舊家具要麼是隨意棄置,要麼請商家將新家具送到家中時,順便將舊家具帶回處理。這些舊家具除少數由業者回收部分零件再利用或委托合法處理場處置外,多半遭隨意處理而造成環境污染。為了改變這種做法,樹立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的習慣,台灣一些縣市開始逐步建立舊家具回收整修拍賣制度。
早在2003年,台北市就建立起舊家具回收整修拍賣制度,市政府一方面呼吁民眾養成惜福愛物的習慣,一方面告訴民眾若有舊家具要清理,可與台北市環保局下轄的清潔隊聯系。清潔隊將回收的舊家具進行分類,有回收再利用價值的舊家具會被送到特別的再生家具工廠。經過工廠師傅們的巧手處理,這些舊家具重煥容光。整修后的家具在展場展示的同時,還會被分類、編號、拍照后公布在網站上。
到目前為止,台北市共開辟了萬華、文山、內湖3個再生家具展示拍賣場館,在固定地點及時間展售再生家具。拍賣場為台北市民提供了選購環保再生產品的好場所,也為台北市的永續經營注入一股新活力。
再生利用凸顯實惠與創意
每到周末,3個再生家具拍賣場便會擠滿前來淘寶的民眾。筆者曾參加過文山區拍賣場的一次活動,當天有400多件再生家具供民眾選購。每一件家具上面都貼了底標,眼前各式各樣的光亮家具,很難想到它們都是由破舊的家具維修而成。
最熱門的腳踏車,經過師傅的巧手維修整理后,重現嶄新的風貌,每輛以300元起標,最后民眾多以七八百元的價格得標,30輛腳踏車全部賣光。此外,一組6人座的全皮沙發,起標價也隻要4000元,立刻引起民眾搶購。還有一些家具是師傅們將回收的木材,重新制作成板凳、木桌、櫥櫃等,一個實木的凳子隻花300元就可帶回家,買到的民眾直呼“真是劃算”!
除了破舊家具的再生利用,台北市環保局的資源回收隊還會利用被台風刮倒的行道樹或漂流木制作創意木制品,10余年來產品種類多達40余種,且產品與時俱進。師傅們巧手制作的家具,不僅外型特別,市面上1組要賣30萬元的原木桌椅組,這裡隻要5萬元起跳,每次拍賣會都吸引不少行家尋寶。
台北市環保局第五科長崔浩志說,行道樹是小區居民的共同記憶,卻因台風等天災而傾倒,清潔隊將它們制作成各式商品,就是延續樹木的價值與生命。
資收隊隊長陳麗娥說,每年拍賣會都有220萬元左右收入,創意家具就佔1/3,至少帶來有70萬元收入,所有收入都進入資源回收基金專戶,用於資源回收相關推廣、倡導,並回饋裡辦公處。制作家具的師傅們也會定期上課,學習新技術、激發創意。
創意木工班是環保幕后功臣
負責制作創意家飾、家具的領班陳世賢說,最受民眾歡迎的是能發出香味的樟木、檜木商品,不過一般木材也能透過不同手法,制作成裝飾瓶、時鐘,甚至是手機架等創意小商品,同樣受民眾喜愛。
陳世賢介紹說,目前工班都盡量往更環保方式制作家具,像是不上漆隻上蜜蠟,制作時間會晚個兩三天。也盡量利用剩余木材,過去隻能丟掉的木材,現在都可做成拼接商品,物盡其用。
台北市環保局資收隊能年年產出不同創意商品,幕后功臣就是創意木工班。資收隊2003年成立再生家具工廠,讓愛玩木頭的陳世賢,有機會將興趣與工作結合。
陳世賢說,每當在拍賣會上看見民眾對商品的喜愛,就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意義。自己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玩木頭,但根本不懂該如何制作家具、家飾,直到木工班成立,他才開始學習專業技術。雖是半路出家,但他毫不馬虎,一路上邊做邊學習,不只是常見的木制家具,更嘗試各種不同拼接、榫接技術,突破以往對木工的既定印象。
陳世賢說,每次送進工廠的漂流木、行道樹等,不僅模樣奇形怪狀、木材狀況也都很不好,但透過與隊長、隊員們一同討論、激發創意,制作出各式各樣獨特商品,最后在特賣會上得到民眾喜愛,就覺得一切辛苦都很值得。
陳世賢坦言,他最驕傲的就是木工班用輪框制作出椅子、書架等家具,都是台北市環保局獨有的商品,能將本來廢棄的輪框、木材等重新利用,讓他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意義,“不只是來這裡工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