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當局不重視 武術在台灣快斷根

本報記者  吳亞明
2017年06月30日08:1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近日,海峽兩岸傳統武術大賽在白鶴拳發源地福建永春舉行,來自兩岸的57支代表隊、600多名武林高手輪番登場,展示各派精髓。
  康慶平攝

  “岩燒店煙味彌漫,隔壁是國術館,店裡的媽媽桑,柔道有三段,教拳腳武術的老板,練鐵砂掌,耍楊家槍……”周杰倫這首《雙截棍》,當年一曲風行,更有人因為這首歌知道台灣所謂“國術”就是武術。

  武術傳入台灣,大致有兩波高峰。第一波是明末清初,閩粵軍民隨鄭成功渡海赴台,也將中華武術帶到台灣,當時的武術種類以大陸南方一帶的拳術為主,大致為少林一達尊、二太祖、三行者(猴拳)、四羅漢、五白鶴。時至今日,台灣的這些武術還保存了相當程度的明代遺風,某種意義上說,這也算是另外一種“禮失求諸野”吧。

  第二波高峰是1949年,200萬軍民隨國民黨退居台灣,又為台灣帶去了大陸的不少武術門派,不過這一次主要以大陸北方的拳術為主,比如螳螂拳、地功拳、形意拳、八卦掌、劈挂掌、燕青拳等。這波遷居台灣的武術中人,有不少是當年“中央國術館”的武林高手,他們給當時的台灣武林帶去了源頭活水,對台灣后來的武術推展發生了重要影響。

  作為中華文化的特別組成部分,傳統武術在台灣的推展一度有聲有色,就武術組織來說,上有“中華國術總會”、“中華太極拳總會”,台灣各縣市也有國術會與太極拳會,各地還設立了許多“國術館”推展武術。1983年,台灣的中國文化大學在體育系下成立國術組,許多武術名師在此傳道授業、薪火傳承。后來中國文化大學的國術組改為國術系。

  不過,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傳統武術已經越來越不為台灣當局所重視,逐漸淪為迎神賽會中博取大眾眼球的點綴。台灣“中華武術總會”理事長黃鯤忠為此憂心忡忡:“大陸競相發展傳統武術,還重金禮聘我們的師傅過去交流,台灣這邊再不努力,恐怕會斷根!”

  黃鯤忠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說,台灣保有傳統中華武術的文化樣貌,為了研習在台灣被完好保留下來的各宗、各派武術套路,大陸很多武術學校競相邀請台灣的師傅過去參訪、交流。這些師傅們其實也都已經上了年紀,他們有心想在台灣將傳統武術發揚光大,卻苦無舞台。比如年過六旬的五祖拳大師張振揚,積極推廣武術卻不受台當局重視,他后來選擇到大陸授業,好好把武術這個老祖宗的寶貝傳下去。黃鯤忠說,自己每年要到大陸參加不下10場交流、競賽活動,場場都被厚禮相待。反觀台灣,我們想辦一場競賽,花費百萬台幣起跳,但台當局隻給5萬8萬,台灣的武術團體其實都在苦撐。

  今年8月,台北市即將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黃鯤忠一度選擇在台北市府大門前召開記者會,呼吁台北市府應借由主辦方身份,申請將傳統武術列為示范表演項目,以提振台灣的傳統武術風氣。黃鯤忠說,把武術列入世大運示范表演項目,雖然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但至少是一個開始!”

(責編:陳彥彥(實習)、劉潔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