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頌岳飛故事 弘揚民族精神
——第四屆海峽兩岸岳飛文化夏令營重慶閉幕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壯闊激昂的旋律,近日在重慶市復旦中學的禮堂響起。來自海峽兩岸的代表在這裡唱響《滿江紅》,以高亢飽滿的精神迎來第四屆海峽兩岸岳飛文化夏令營的閉幕。
受疫情影響,此次夏令營活動期間兩岸青少年不能進行大規模的線下交流活動。但通過分批進行、線上互動的方式,大陸12個省區市師生與台灣地區師生開展多項傳頌岳飛故事、弘揚民族精神的活動,同唱傳統戲,同書報國志,同舞岳家拳,同誦《滿江紅》。
“我家的表叔數不清,沒有大事,不登門……”“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我這裡出帳外且散愁情……”一個是《紅燈記》的片段,一個是《霸王別姬》的唱詞,通過視頻連線,海峽兩岸兩位龍的傳人同唱傳統戲曲。一樣的京腔,一樣的韻味,引起了觀眾們的強烈共鳴,贏得了滿堂彩。演唱完畢,大陸同學岳佳荷和台灣同學岳庭虹還共同表達了美好的約定:“待到疫情過去,我們同台演唱!”
舉辦“學習岳飛”征文比賽,是本屆夏令營的重頭戲之一。征文比賽於4月20日啟動,海峽兩岸學生踴躍參加、積極投稿。投稿反映了兩岸學子在學習民族英雄岳飛過程中,對如何傳承和弘揚岳飛精神的思考和見解。組委會共收到征文稿632篇,數量居歷屆夏令營之最,其中台灣學生投稿154篇。經過兩輪評選,共評出一等獎13篇,二等獎22篇,三等獎49篇。由歷屆“小岳飛”撰寫的108篇優秀征文集已編印成書《大寫民族魂》,在7月13日舉行的集中交流活動上首發。
“岳飛,是海峽兩岸認同的民族英雄﹔ 岳飛精神,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一。”採訪中,重慶市岳飛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岳飛28代嫡孫岳朝軍表示,在台灣,以岳飛為“主像”供奉的廟宇有30多座,供有岳飛像的場所達100多處。他希望通過以岳飛文化為主題的交流,力促兩岸共同傳承岳飛精神,尤其是讓兩岸年輕人在交流之中結下友誼。
“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我們台灣的優秀青少年無法到重慶參與交流活動。但我們期待,明年我們的台灣學員也可以跟大陸同學一起實地交流,共同弘揚岳飛的忠孝精神。”視頻連線中,台灣旌忠文教公益基金會董事長殷世熙向閉幕式現場的師生表達了自己的期待與祝福。
本次活動由重慶市岳飛文化交流協會、台灣旌忠文教公益基金會主辦。
海峽兩岸岳飛文化交流已有20余年,迄今為止已成功舉辦三屆岳飛文化夏令營。參加岳飛文化夏令營活動的台灣學生,大部分是台灣“小岳飛”獎學金獲得者。從2012年開始,由台灣泰安旌忠文教公益基金會主導評選的“小岳飛”獎,至今已評出近千名“小岳飛”。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